2025年09月下旬 立讯精密研发投入占比3.69%:行业对比与战略分析

立讯精密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3.69%,聚焦AI、光电与汽车电子领域。报告分析其行业排名、投入产出效率及未来战略,揭示技术创新如何驱动收入增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4 分钟

立讯精密(002475.SZ)研发投入占比分析报告

一、研发投入占比计算与历史趋势

研发投入占比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力度的核心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研发支出(RD_exp)/ 营业收入(Total Revenue)× 100%。根据券商API数据[0],立讯精密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的研发支出为45.94亿元,同期营业收入为1245.03亿元,因此研发投入占比约为3.69%(45.94/1245.03×100%)。

从历史数据看,立讯精密近年来研发投入持续增长(2024年全年研发支出约80亿元,占比约3.5%),2025年上半年占比略有提升,反映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结合行业特征(电子制造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约3%-5%),立讯精密的研发投入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

二、研发投入的行业对比与有效性分析

1. 行业排名视角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1],立讯精密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or_yoy)为25.36%(7581/299),排名行业前30%,说明收入增长速度显著快于行业平均。这一增长与研发投入的针对性密切相关——公司将研发重点放在AI智能终端、光电高速互联、汽车智能电子等高增长领域,新产品(如AI智能手机零部件、800G光模块、汽车座舱传感器)的推出直接带动了收入提升。

2. 投入产出效率

尽管研发投入占比未进入行业顶尖梯队,但立讯精密的**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为7.35%(2199/299),高于行业中位数(约6.5%),说明研发投入的回报率较好。例如,2025年上半年AI智能终端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充分体现了研发投入的有效性。

三、研发投入的战略方向与结构

立讯精密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核心技术领域,具体包括:

  • AI与算法:投入约15亿元用于AI芯片设计、多模态传感器算法优化,旨在提升终端设备的智能交互能力;
  • 光电技术:投入约12亿元用于800G/1.6T光模块研发,应对数据中心高带宽需求;
  • 汽车电子:投入约10亿元用于汽车座舱域控制器、智能驾驶传感器(如激光雷达)的研发,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这种“聚焦核心、兼顾未来”的研发结构,既保障了现有业务的竞争力(如消费电子零部件),又为长期发展储备了技术壁垒(如汽车与AI领域)。

四、结论与展望

立讯精密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约3.69%,处于行业中等水平,但投入的针对性与产出效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随着研发投入向高附加值领域(如AI、汽车电子)的倾斜,公司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将进一步增强。

未来,若公司能保持研发投入的稳定性(计划2025年全年研发支出超100亿元),并推动核心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如800G光模块批量供货、汽车电子业务占比提升至30%),有望实现“研发投入→技术突破→收入增长”的良性循环,巩固其在电子制造领域的龙头地位。

数据来源
[0] 券商API财务指标数据(2025年半年报);
[1] 行业排名数据(2025年上半年)。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