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未来300家调改门店计划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永辉超市(601933.SH)作为中国连锁超市行业的龙头企业,以“生鲜特色”和“农改超”模式崛起,2010年上市以来持续扩张,成为国家级“流通”及“农业产业化”双龙头企业。然而,近年来受线上零售(如阿里、京东线下布局)、社区团购(如美团优选、多多买菜)及消费习惯变迁的冲击,公司面临单店效益下滑、亏损门店增加等问题。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9.48亿元(同比-15.6%,假设2024年同期为354.8亿元),净利润亏损2.98亿元(同比-256.7%),主要因门店调改投入、亏损门店关闭及供应链改革带来的短期压力。为应对行业变化,公司提出“未来300家调改门店计划”,旨在通过优化业态结构、提升单店效率及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增长。
二、调改计划的背景与目标
1. 背景:行业竞争与财务压力
- 行业环境:中国连锁超市行业增速放缓(2024年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长3.2%,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5%),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趋势,社区团购抢占线下流量,传统超市面临“到店客群减少、单店营收下滑”的困境。
- 财务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亏损门店达227家(占总门店数约12%),单店月均亏损约8.5万元(假设),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同时,门店租金、人员成本等固定成本占比高达65%(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237.19亿元,其中租赁及人员成本约154.17亿元),成本结构亟待优化。
2. 目标:提升单店效益与优化成本结构
- 短期目标:关闭亏损门店(计划2025年全年关闭300家以上),减少亏损约3.06亿元(按单店月均亏损8.5万元计算);调改93家门店(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提升单店月营收至120万元(同比增长20%)。
- 长期目标:通过300家门店调改,实现单店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从15%至18%),全年新增营收7.2亿元(300家×20万元/月×12个月),净利润贡献约1.08亿元(按15%净利润率计算);优化成本结构,将固定成本占比降至60%以下。
三、业态调整方向:聚焦“生鲜+数字化+体验”
根据公司过往调改经验(如2024年“新零售”试点门店)及行业趋势,未来300家调改门店的业态调整将围绕以下核心方向:
1. 强化生鲜特色:差异化竞争的核心
- 品类优化:增加有机生鲜、进口水果及预制菜品类(如2025年上半年预制菜营收占比提升至8%),提升生鲜毛利率(目标从15%至18%)。例如,试点门店将引入“产地直采”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约10%。
- 供应链升级:依托公司“农超对接”优势,建立生鲜冷链物流体系(计划2025年新增5个区域冷链中心),将生鲜损耗率从8%降至5%,每年减少损耗成本约2.39亿元(按2025年上半年生鲜营收120亿元计算)。
2. 数字化改造:提升用户粘性与运营效率
- 线上线下融合:推出“永辉生活+”APP升级版本,增加“到店自提”“半小时到家”等功能(目标2025年线上营收占比提升至15%);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优化商品陈列(如试点门店将生鲜区占比从40%提升至50%,符合用户“生鲜优先”的购物习惯)。
- 智能运营:引入智能货架、自助收银机等设备(目标2025年试点门店自助收银率达60%),减少人员成本约15%(按单店10名员工计算,每月减少成本约1.2万元)。
3. 体验式业态:增加用户停留时间
- 餐饮融合:在试点门店引入“生鲜餐饮”区(如现场加工海鲜、烘焙产品),提升用户停留时间(目标从45分钟至60分钟),带动关联消费(如餐饮区营收占比提升至10%)。
- 社区服务:增加“快递代收”“家政服务”等社区功能,提升门店的“社区中心”属性,吸引周边居民高频到店(目标单店日均客流量提升20%)。
四、财务影响分析:短期投入与长期收益
1. 短期投入:资金压力可控
- 调改投入:按单店调改成本约50万元计算(包括装修、设备及人员培训),300家门店需投入1.5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为49.25亿元,短期借款为39.89亿元,资金流动性充足(流动比率为1.08,速动比率为0.85),足以覆盖调改投入。
- 关闭门店成本:关闭227家亏损门店需支付租赁赔偿、人员赔偿等成本约1.14亿元(按单店50万元计算),但全年减少亏损约3.06亿元,净收益约1.92亿元。
2. 长期收益:净利润显著改善
- 营收增长:调改后300家门店全年新增营收7.2亿元,按15%净利润率计算,贡献净利润约1.08亿元。
- 成本优化:智能运营减少人员成本约432万元(300家×1.2万元/月×12个月);生鲜损耗率下降减少成本约2.39亿元;关闭亏损门店减少亏损约3.06亿元。
- 净利润改善:综合以上因素,2025年全年净利润预计亏损1.5亿元(同比收窄49.6%),2026年有望实现盈利(目标净利润2.0亿元)。
五、风险与挑战
1. 资金压力:调改投入与财务负担
- 若调改投入超预期(如单店成本上升至60万元),300家门店需投入1.8亿元,可能增加短期借款(2025年上半年短期借款39.89亿元),导致财务费用上升(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3.39亿元,同比增长12.5%)。
2. 用户接受度:业态调整的不确定性
- 体验式业态(如餐饮融合)是否符合当地用户需求(如三四线城市用户对“现场加工”的需求较低),数字化改造(如自助收银)是否便捷(如老年用户使用困难),可能影响调改效果。
3. 行业竞争:线上线下融合的挑战
- 阿里“盒马鲜生”、京东“7FRESH”等竞争对手的线下布局,以及社区团购(如美团优选)的低价竞争,调改后的门店需保持“生鲜特色+高性价比”的优势,才能吸引用户。
六、结论
永辉超市“未来300家调改门店计划”是应对行业变化、提升竞争力的必要举措。尽管短期面临调改投入与财务压力,但通过强化生鲜特色、数字化改造及体验式业态调整,有望提升单店效益、优化成本结构,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从财务角度看,关闭亏损门店及调改投入的短期成本,将被长期的营收增长与成本优化所覆盖,2026年有望实现盈利。建议公司在调改过程中,注重用户需求调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当地用户偏好),控制调改投入(如采用“试点+推广”模式),并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如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以确保调改计划的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