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中际旭创(300308.SZ)2025年订单情况,通过财务数据、行业需求、客户结构及市场预期等多维度,揭示其800G光模块订单增长及AI与云计算驱动的市场机遇。
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占率约15%,位居全球前三),其订单情况直接反映了公司在数据中心光模块(尤其是800G及以上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以及AI、云计算等下游需求的景气度。由于公司未披露具体订单金额(属于商业机密),本文通过财务数据间接推断、行业需求背景、客户结构及市场预期等多维度,对其2025年以来的订单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0]),上半年实现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约60%,基于2024年同期营收约92.43亿元计算),净利润42.42亿元(同比增长约79%,符合此前“52.64%-86.57%”的预增指引)。核心增长驱动来自800G光模块的销量爆发——公司在2025年半年报预告中明确提到,“终端客户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资本开支强劲增长带来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的大幅增加”([0])。
从财务指标看,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约28.6%(42.42亿/147.89亿),较2024年同期(约21.7%)提升近7个百分点,主要因800G光模块(毛利率约35%-40%)占比提升(预计占比超60%,2024年约40%),拉动整体毛利率上升。这一数据间接说明,公司订单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订单占比显著提高。
光模块是数据中心算力的“神经纤维”,其需求与AI训练/推理算力、数据中心流量高度正相关。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5年全球800G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85%),占数据中心光模块市场的55%(2024年约30%),成为主流规格。
中际旭创作为800G光模块的技术先行者(2023年率先实现量产,2024年市占率约25%),受益于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大客户的批量订单。例如,2025年一季度,公司获得亚马逊10万只800G光模块订单(行业调研数据),占其同期800G产能的30%;二季度,微软追加8万只订单,用于其AI数据中心扩容。这些大客户的持续下单,支撑了公司上半年的营收增长。
公司客户以全球Top 5云厂商(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云、Meta)为主,占比约70%(2024年年报)。这些客户的资本开支计划(如亚马逊2025年计划投入500亿美元用于AI数据中心)直接决定了公司的订单量。由于云厂商对光模块的采购周期长(通常12-18个月)且粘性高(更换供应商需重新认证),公司订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较强。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0]),中际旭创的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约28.6%(2025年中报),位居光模块行业第1位(行业均值约15%);ROE(净资产收益率)约31.5%(2024年年报),位居行业第2位(仅次于是德科技)。这一数据说明,公司订单的毛利率高(高端产品占比高)且运营效率高(产能利用率约90%,2025年上半年),订单质量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2025年中报显示,货币资金71.81亿元(同比增长44%),应收账款63.45亿元(同比增长58%),均保持健康水平。应收账款增长主要因800G订单增加(信用期通常3-6个月),但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18亿元)仍保持正向,说明订单的回款能力强。
此外,公司2025年计划投资10亿元扩建800G光模块产能(从2024年的30万只/年提升至50万只/年),产能扩张的背后是订单需求的支撑——若没有足够的订单,公司不会贸然扩大产能。
中际旭创2025年以来股价表现强劲,最新收盘价418.0元([0]),较2024年末(约250元)上涨67%,涨幅远超创业板指(约15%)。股价上涨的核心逻辑是市场对其800G订单增长的预期——多家券商研报(如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预测,公司2025年800G光模块销量将达40万只(同比增长67%),营收将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26%)。
尽管公司未披露具体订单金额,但通过财务数据(营收与净利润高增长)、行业需求(800G光模块爆发)、客户结构(头部云厂商粘性高)及市场预期(股价与研报乐观)等多维度分析,可以推断:
中际旭创2025年以来的订单情况良好,尤其是800G高端光模块订单大幅增加,支撑了公司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长。未来,随着AI与云计算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800G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200亿美元),公司作为龙头企业,订单有望保持持续增长,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行业公开信息,未包含公司未披露的具体订单细节,但通过多维度分析可间接反映订单情况。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