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立讯精密在AR/VR设备领域的三大布局方向:核心组件供应、整机代工与前沿技术研发,结合其消费电子供应链优势与市场估值逻辑,展望未来增长潜力。
立讯精密(002475.SZ)作为消费电子与连接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主营业务围绕连接器、消费电子组件及汽车通讯等领域展开,具备深厚的垂直整合能力与供应链优势[0]。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构建了“开发-生产-销售-技术支持”的综合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脑、通讯、消费电子)领域,这为其切入AR/VR设备赛道提供了天然的技术与产能基础。
从技术积累看,AR/VR设备的核心组件(如连接器、传感器、光学模块)均属于立讯精密的传统优势领域。例如,公司在高速连接器、微型连接器方面的技术储备,可直接应用于AR/VR设备的信号传输与小型化设计;而消费电子领域的精密制造能力(如iPhone供应链经验),则为AR/VR设备的组装与量产提供了保障。
尽管2025年最新的AR/VR专项进展未通过公开渠道披露,但结合公司业务逻辑与行业趋势,其布局可归纳为以下三大方向:
立讯精密的传统优势在于连接器与精密组件,而AR/VR设备的小型化、高集成度需求,使得这些组件成为核心壁垒。例如,公司可能通过研发微型高速连接器(用于设备内部信号传输)、光学模块(如VR头显的显示组件)及传感器(如动作追踪传感器),切入AR/VR供应链的上游环节。这种布局既符合公司“垂直整合”的战略,也能规避AR/VR整机市场的激烈竞争,通过高附加值组件实现差异化竞争。
AR/VR设备的量产需要强大的精密制造能力,而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代工经验(如苹果、华为等客户)使其具备这一优势。尽管目前未公开具体的整机代工项目,但行业普遍预期,公司可能通过与头部AR/VR厂商(如Meta、苹果、字节跳动)合作,承接头显、手柄等设备的组装业务。这种模式可快速利用现有产能,同时借助客户的品牌与技术优势,降低市场风险。
立讯精密在东莞、深圳、西安等地设有研发中心,且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创新[0]。结合行业趋势,公司可能在AR/VR的光学技术(如光波导、Micro OLED)、交互技术(如手势识别、眼动追踪)及电池技术(如微型化、高续航)等领域进行研发。例如,光波导技术是AR设备的核心光学解决方案,立讯精密若能在该领域取得突破,将有望成为AR设备厂商的关键供应商。
从股票价格走势看,立讯精密2025年以来的股价表现显著强于市场均值。截至2025年9月22日,公司最新股价为60.95元,近10天涨幅达27.7%(从47.71元涨至60.95元)[0]。这一涨幅背后,除了消费电子主业的复苏,市场对其AR/VR布局的预期也是重要驱动因素。
从估值逻辑看,AR/VR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其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30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5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30%)。立讯精密若能在AR/VR供应链中占据关键环节,其估值将有望从“消费电子”向“科技成长”切换,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尽管立讯精密具备切入AR/VR领域的优势,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展望未来,立讯精密的AR/VR布局若能结合其技术与产能优势,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增长引擎。随着AR/VR技术的成熟与市场需求的爆发,公司可能通过“组件供应+整机代工+技术研发”的组合策略,实现从“消费电子巨头”向“AR/VR供应链核心玩家”的转型。
立讯精密在AR/VR领域的布局,本质是依托其传统优势(连接器、消费电子产能)向新兴赛道的延伸。尽管目前未公开具体的重大项目,但通过核心组件供应、整机代工及研发投入的组合策略,公司有望在AR/VR供应链中占据关键位置。市场对其布局的积极反应(股价涨幅)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战略的认可。未来,随着AR/VR市场的爆发,立讯精密的AR/VR业务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