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概况
东方日升成立于2002年,2010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118.SZ),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公司专注于新能源领域,主营业务涵盖晶体硅料、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光伏电站、储能集成系统及智能灯具等,是全球光伏组件龙头企业之一。
2024年,公司组件出货量达18.07GW,位列全球前列;海外组件销售量6.79GW,占比约37.6%,其中N型异质结产品销量同比增速超100%,显示出较强的技术竞争力。公司在浙江、江苏、安徽、马来西亚等地设有10个生产基地,并在印度、日本、韩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营销服务中心,构建了全球化的生产与营销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光伏产品及技术支持。
二、财务表现分析
1. 营收与净利润:盈利压力凸显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74.43亿元(同比未披露,但2024年全年营收约150亿元,假设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持平);净利润为**-6.77亿元**,基本EPS为**-0.6053元**。亏损主要源于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跌(组件价格从2024年的1.8元/瓦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元/瓦)、产能过剩导致的毛利率压缩,以及N型产品规模化效应尚未完全显现(2024年N型产品占比不足10%)。
- 2024年:公司首次亏损,净利润为**-3.5至-2.7亿元**(同比下降356.73%至298.05%),主要因组件价格下跌及研发投入增加(N型产能建设)。
2. 现金流:主营业务造血能力尚可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14亿元,说明主营业务产生现金的能力稳定;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2.66亿元**,主要用于N型电池片产能扩张(如宁波、常州基地的N型产能建设);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4.33亿元**,系偿还债务及分红所致。
3. 资产负债:杠杆水平较高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371.69亿元,股东权益107.81亿元,资产负债率约70.9%((371.69-107.81)/371.69),处于行业较高水平,主要因产能扩张带来的债务增加(如银行贷款、债券融资)。
三、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1. 行业地位:全球光伏组件龙头
公司是全球光伏组件领域的核心玩家,2024年组件出货量排名全球前10(据行业协会数据),产品覆盖欧美、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市场,海外营收占比近40%。
2. 竞争优势
- 技术优势:N型异质结(HJT)产品是公司核心竞争力,2024年销量增速超100%,转换效率达25.5%(行业领先水平),有望成为未来盈利增长点。
- 全球化布局:10个生产基地(含马来西亚海外基地)及24个营销服务中心,可快速响应海外市场需求(如欧洲“Fit for 55”政策推动的光伏装机量增长)。
- 产业链一体化:从硅料、电池片到组件的全产业链布局,有助于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如硅料价格上涨时,自有硅料产能可对冲成本)。
四、近期股价走势
近期公司股价呈现持续下跌趋势:
- 10天前收盘价:11.27元/股
- 5天前收盘价:11.00元/股
- 最新收盘价(2025年9月22日):10.25元/股
10天内跌幅约9%((11.27-10.25)/11.27),主要因市场对公司盈利状况的担忧(2024年首亏、2025年上半年继续亏损)及光伏行业整体估值回调(2025年以来光伏指数下跌约15%)。
五、估值分析
1. 估值方法选择
由于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均为亏损,市盈率(PE) 无法有效反映估值(PE为负),因此选取市净率(PB)、市销率(PS)、企业价值/EBITDA(EV/EBITDA) 作为核心估值指标。
2. 具体估值计算
(1)市净率(PB)
- 公式:PB = 股价 / 每股净资产(BVPS)
- 数据:最新股价10.25元/股;截至2025年6月末,股东权益107.81亿元,总股本11.40亿股,每股净资产(BVPS)≈9.46元/股。
- 计算结果:PB≈1.08倍。
解读:光伏行业平均PB约1.5-2.0倍(据Wind数据),公司PB低于行业平均,说明股价相对于净资产被低估。
(2)市销率(PS)
- 公式:PS = 股价 / 每股营收(Revenue Per Share)
- 数据:2025年上半年营收74.43亿元,每股营收≈6.53元/股(74.43亿元/11.40亿股);全年预计营收约150亿元,每股营收≈13.16元/股。
- 计算结果:PS≈0.78倍(10.25元/13.16元)。
解读:光伏行业平均PS约1.0-1.5倍,公司PS低于行业平均,说明股价相对于营收被低估。
(3)企业价值/EBITDA(EV/EBITDA)
- 公式:EV = 市值 + 净负债(总负债-货币资金);EBITDA = 净利润 + 所得税 + 利息 + 折旧 + 摊销
- 数据:
- 市值:10.25元/股×11.40亿股≈116.85亿元;
- 总负债:371.69亿元-107.81亿元≈263.88亿元;
- 货币资金:29.43亿元(2025年6月末);
- 净负债:263.88亿元-29.43亿元≈234.45亿元;
- EBITDA(2025年上半年):-6.77亿元(净利润)-1.78亿元(所得税)+2.88亿元(利息)+8.89亿元(折旧)+0.15亿元(摊销)≈3.43亿元;全年预计EBITDA约6.86亿元。
- 计算结果:EV≈116.85亿元+234.45亿元≈351.3亿元;EV/EBITDA≈51.2倍。
解读:EV/EBITDA较高,主要因公司债务水平较高(净负债234.45亿元),但随着N型产能释放,EBITDA有望提升,该比值或逐步下降。
六、未来增长预期与风险因素
1. 增长预期
- N型产能释放:2025年公司N型电池片产能将从2024年的2GW扩张至5GW,规模化应用有望提升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0%)。
- 海外市场增长:欧洲(如德国、西班牙)、东南亚(如越南、印度)的光伏装机量增速超20%(据IRENA数据),公司海外营收占比有望提升至50%以上。
- 储能业务拓展:光伏+储能系统需求增长(如美国的“Inflation Reduction Act”政策支持),公司储能业务营收预计2025年同比增长30%。
2. 风险因素
- 行业竞争加剧:其他光伏厂商(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也在扩张N型产能,市场份额竞争加剧。
- 价格波动风险:硅料、硅片价格波动(如2025年硅料价格上涨10%)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
- 政策风险:中国光伏补贴退坡(如2025年不再发放光伏电站补贴)、海外贸易壁垒(如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关税)可能影响公司业务。
- 盈利压力:2025年全年能否扭亏(预计净利润-2至-1亿元)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七、估值结论
东方日升当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PB≈1.08倍、PS≈0.78倍),主要因近期盈利压力及股价下跌所致。未来,N型异质结产品的规模化、海外市场的增长及储能业务的拓展有望提升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润,推动估值修复。
投资建议:短期(6个月内)关注公司N型产能释放进度及海外订单情况;长期(1-3年)可关注光伏行业增长及公司技术优势带来的估值提升潜力。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财务数据及行业常识,未包含未公开的内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