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东方日升(300118.SZ)光伏组件、N型异质结技术及储能业务布局,涵盖2025年财务表现、市场竞争力与未来增长点,揭示行业风险与投资价值。
东方日升(300118.SZ)成立于2002年,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总部位于浙江宁波,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新能源企业。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的全球化布局,主营业务覆盖晶体硅料、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新材料、光伏电站、储能集成系统及智能灯具等领域[0]。
从产品结构看,光伏组件是核心业务,贡献了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电池片为组件业务提供上游支撑;新材料(如光伏封装材料、电池关键材料)则是技术升级的基础;储能集成系统作为光伏配套,是近年来重点拓展的高增长板块;智能灯具则是多元化布局的补充。
公司光伏组件业务处于全球第一梯队,2024年组件出货量达18.07GW,其中海外市场出货6.79GW,占比约37.6%,彰显国际化布局的成效[0]。值得关注的是,N型异质结(HJT)组件成为增长亮点,2024年销量同比增速超100%,主要受益于其更高的转换效率(可达25%以上,高于传统P型组件的23%)和更低的衰减率,在海外高端市场(如欧洲、日本)具备溢价能力[0]。
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储能作为“光伏+”的核心配套,需求爆发式增长。公司布局储能集成系统,涵盖家庭储能、工商业储能及电网级储能,产品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及智能运维特性。2024年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0]。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74.43亿元,同比下降约28%(若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103亿元估算);净利润-6.7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EPS)为**-0.6053元**[0]。
根据券商API数据,2024年公司组件出货量位列全球前5,海外市场占比近4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0%),说明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可度和渠道优势显著[0]。
公司N型异质结组件的转换效率达25.5%(行业平均约24.5%),且具备“高功率、低衰减、弱光性能好”等优势,在欧洲、日本等对效率要求高的市场,售价较P型组件高0.1-0.2元/瓦,溢价能力明显[0]。2024年N型产品销量增速超100%,预计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30%**以上,成为组件业务的主要增长引擎。
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超500GW,而需求约350GW,产能利用率不足70%,导致组件价格持续下跌,公司毛利率面临进一步收缩压力。
光伏技术迭代较快,若公司N型异质结产能未能及时跟上行业最新技术(如TOPCon、钙钛矿),可能导致现有产能贬值。
2025年中报亏损6.77亿元,主要因组件价格下跌和N型产能投入的短期压力,若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利润修复可能慢于预期。
随着N型异质结组件销量的增加(2025年预计占比30%),其溢价能力将带动组件业务毛利率回升至**12%**以上(2025年上半年约8%)。
储能集成系统需求增长迅速,公司凭借“光伏+储能”的协同优势,2025年储能业务收入有望突破20亿元,占比提升至**15%**以上。
海外市场(如欧洲、日本)对N型组件和储能的需求旺盛,公司计划2025年将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0%,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东方日升作为全球光伏组件龙头,核心优势在于N型异质结技术、储能协同布局及国际化拓展。尽管2025年上半年受行业环境影响出现亏损,但随着N型产品的推广和储能业务的增长,公司长期竞争力仍在。截至2025年9月,公司股价为10.25元[4],对应2025年预期EPS(若全年亏损10亿元)的PE约**-10倍**,短期估值受业绩压制,但长期来看,若N型和储能业务能持续增长,估值有望修复。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开市场信息,截至2025年9月22日。)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