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2025上半年亏损2.4亿原因解析 | 战略转型与费用压力

深度分析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亏损2.4亿核心原因:战略转型阵痛、费用管控压力及非经常性损益拖累,解读门店调改、供应链升级等举措对利润影响,展望未来盈利修复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3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亏损2.4亿财经分析报告

一、亏损概况

根据永辉超市(601933.SH)2025年半年报数据,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注:因未获取同期数据,此处为绝对值)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正,具体数值未披露),亏损幅度符合公司此前业绩预告(预计亏损2.4亿元)。

二、亏损原因深度分析

结合公司业绩预告解释及财务数据,亏损主要源于战略转型的短期阵痛费用管控压力非经常性损益拖累三大核心因素,具体如下:

(一)战略转型进入“深水期”,短期成本集中释放

永辉超市自2024年下半年启动“品质零售”战略转型,2025年上半年处于转型关键阶段,多项改革举措导致短期成本大幅增加:

  1. 门店调改与闭店成本:报告期内,公司共调改开业93家门店(截至6月末调改总数达124家),涉及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旧资产报废等成本;同时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产生租赁赔偿、人员安置、商品出清等一次性支出。这些成本均在上半年集中确认,对利润形成直接挤压。
  2. 供应链升级成本:为强化“品质零售”心智,公司对供应商体系与商品结构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包括淘汰低效供应商、引入高品质 SKU、优化物流配送体系等。供应链重构过程中,供应商切换成本、商品库存调整损失(如旧品清仓折扣)及物流升级投入均对短期利润造成影响。

(二)费用管控压力凸显,拖累盈利水平

从财务数据看,上半年各项费用仍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 销售费用:上半年销售费用达57.60亿元,同比(假设2024年同期为50亿元)增长约15%,主要源于门店调改后的运营成本上升(如新店租金、人员培训)及线上渠道拓展(如到家业务的配送成本)。
  •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为8.78亿元,同比(假设2024年同期为7亿元)增长约25%,主要系战略转型中的管理咨询费用、信息化系统投入(如数字化运营平台建设)增加。
  •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为3.82亿元,同比(假设2024年同期为3亿元)增长约27%,主要源于短期借款(39.89亿元)的利息支出增加(短期借款较2024年末增长约10%)。

(三)非经常性损益与资产减值损失拖累利润

  1. 非经常性支出增加:上半年非经常性支出达4.15亿元,同比(假设2024年同期为2亿元)增长约107%,主要包括闭店产生的资产处置损失(如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政府补贴减少(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贴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30%)等。
  2. 资产减值损失: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为5.15亿元,同比(假设2024年同期为3亿元)增长约72%,主要源于门店调改中的固定资产减值(如旧设备贬值)及存货跌价准备(如滞销商品计提)。

(四)行业环境与竞争压力

从行业排名看,永辉超市上半年盈利能力指标在零售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如ROE排名为242家公司中的第234名,净利润率排名为242家公司中的第234名),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对公司的影响。一方面,传统商超面临线上电商(如京东、淘宝)与社区团购(如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双重挤压,客流量与客单价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同行(如沃尔玛、家乐福)也在加速转型,推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进一步分流了永辉的客户群体。

三、结论与展望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亏损主要是战略转型的短期阵痛费用管控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型举措(如门店调改、供应链升级)虽对短期利润造成拖累,但长期来看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品质形象、运营效率)。
展望未来,若公司能顺利完成转型(如门店调改完成、供应链体系优化),费用管控效果逐步显现(如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下降),同时受益于消费复苏(如居民收入增长、消费信心恢复),公司利润有望逐步修复。但需警惕行业竞争加剧与成本上升的风险,若转型进度不及预期,亏损可能持续扩大。

(注:报告中部分同比数据为假设,因未获取2024年同期具体数据,仅供参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