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东方日升(300118.SZ)研发投入、HJT技术优势及财务约束。2025年研发占比仅0.35%,低于行业水平,但HJT产品销量增速超100%。探讨其技术迭代与盈利平衡的挑战。
东方日升成立于2002年,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总部位于浙江宁波,是全球领先的光伏组件供应商之一。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晶体硅料、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及光伏电站等,2024年组件出货量达18.07GW,其中海外销量6.79GW,N型异质结(HJT)产品销量同比增速超100%[0]。
作为光伏行业的头部企业,东方日升的研发聚焦于新能源技术迭代与产品性能提升,核心目标是应对光伏产业链的结构性调整(如N型产能替代P型),并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rd_exp)为2603万元,较2024年同期(需补充历史数据,但工具未提供)略有增长,但占总收入(74.43亿元)的比例仅为0.35%[0]。这一占比远低于光伏行业平均水平(约3%-5%),反映出公司研发投入强度不足,可能影响长期技术储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6.77亿元**,亏损主要源于光伏产品价格下跌、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及PERC产能减值损失[0]。亏损状态下,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受限,可能导致公司被迫压缩研发开支,影响技术迭代速度。
公司研发的核心聚焦于N型异质结电池组件,这是光伏行业的下一代主流技术(替代传统P型PERC)。2024年,公司HJT产品销量增速超100%,说明其技术已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但仍需进一步提升转换效率(当前行业平均约25%,公司目标或更高)与降低成本(HJT成本仍高于PERC约20%)。
由于网络搜索未获取到2024-2025年具体研发项目的进展(如实验室转换效率突破、量产线调试等),但结合行业趋势,推测公司可能在HJT电池的掺杂工艺、银浆替代材料、组件封装技术等领域进行攻关,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网络搜索未获取到公司最新专利数量,但作为HJT领域的早期布局者,推测公司拥有HJT电池结构、生产工艺等相关专利。例如,公司可能在“异质结电池的非晶硅薄膜沉积技术”“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层优化”等方面有技术积累,支撑其HJT产品的性能优势。
2024年HJT产品销量的高增长,说明公司的技术优势已转化为市场份额。但需注意,行业内其他企业(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也在加速HJT布局,公司需通过持续研发保持技术领先。
光伏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约3%-5%,而东方日升2025年上半年仅0.35%,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这一差距可能导致公司在技术迭代速度上落后于竞争对手(如隆基绿能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约4.2%)。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在337家同行中排名第7942位(数据可能存在异常,但整体显示盈利能力较弱),净利润率排名也处于中下游[0]。这说明公司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不足,需优化研发资源配置(如聚焦高回报项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亏损6.7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99亿元**[0],资金链紧张。亏损状态下,公司可能优先保障生产运营(如原材料采购、员工工资),而非增加研发投入,导致研发进度放缓。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末货币资金为29.43亿元,虽能覆盖短期研发开支,但需警惕长期亏损对研发能力的侵蚀。若公司无法改善盈利状况(如提升HJT产品占比、降低成本),研发投入可能进一步压缩。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网络搜索,其中研发项目进展、专利详细数据未公开,均为合理推测。)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