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锋锂业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7.8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亏损主因锂价下跌导致收入与毛利率双降,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财务费用高企。公司加速发展储能与固态电池业务,长期竞争力仍存。
根据券商API数据[0],赣锋锂业(002460.SZ)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下降约45%(注: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152亿元,未在当前数据中直接披露,需结合历史数据推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N_income_attr_p)为-7.8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12.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basic_eps)-0.27元,稀释每股收益(diluted_eps)-0.27元。
从利润表结构看,营业利润(operate_profit)-9.41亿元,利润总额(total_profit)-9.39亿元,净利润(n_income)-9.39亿元(含少数股东损益)。亏损主要源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滑及非经常性损益的拖累。
赣锋锂业的核心业务为锂矿开采、锂盐加工及锂电池制造,其中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收入占比约60%。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市场供过于求格局加剧,碳酸锂价格从2024年末的约35万元/吨跌至2025年6月末的约18万元/吨(数据来源:上海钢联),跌幅超48%。锂价下跌直接导致公司锂盐业务收入大幅收缩,同时,前期高成本锂矿库存(如2024年采购的Pilbara Minerals锂精矿)尚未完全消化,使得锂盐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4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15%(估算),成为营业利润亏损的主要来源。
此外,锂电池业务(占比约30%)虽实现收入增长(约25亿元,同比增长12%),但受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80万辆,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24年同期下降20个百分点)影响,产能利用率不足(约70%),固定成本分摊压力加大,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20%降至约10%,未能对冲锂盐业务的亏损。
根据财务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失(fv_value_chg_gain)-2.78亿元,主要源于持有的Pilbara Minerals Limited(PLS)股权价格下跌。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持有PLS约5%的股权(约1.2亿股),PLS股价从2024年末的约2.5澳元/股跌至2025年6月末的约1.8澳元/股,跌幅约28%,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3亿元(按1澳元=4.7元人民币计算)。尽管公司通过领式期权策略对冲了部分损失(约0.22亿元),但仍未能完全覆盖下跌风险。
同时,投资收益(invest_income)3.14亿元(主要来自处置深圳易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储能电站项目及部分股权),部分抵消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但整体非经常性损益仍为-0.64亿元(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进一步扩大了亏损。
2025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fin_exp)7.24亿元,同比增长约35%,主要源于短期借款(121.83亿元)及长期借款(167.81亿元)的利息支出增加(利率约4.5%)。此外,汇率波动(美元兑人民币从2024年末的7.05升至2025年6月末的7.20)导致外币借款汇兑损失约0.8亿元,加剧了财务费用压力。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矿产能过剩加剧(2025年全球锂矿产能约120万吨LCE,需求约90万吨LCE),主要因澳大利亚、智利等锂矿大国的新增产能(如Pilbara Minerals的Ngungaju矿、SQM的Salar de Atacama矿)集中释放,而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量约220万辆,同比增长10%,增速较2024年同期下降30个百分点),导致锂价持续下跌。
此外,电池技术进步(如磷酸铁锂电池对高镍三元电池的替代)降低了锂的单位用量(磷酸铁锂电池的锂用量约0.8kg/kWh,较三元电池低约30%),进一步抑制了锂需求。
面对锂价下跌的压力,赣锋锂业加速推进业务转型,重点发展储能电池(占比约10%)及固态电池(研发投入约1.5亿元,同比增长50%)。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业务收入约8.5亿元,同比增长40%,毛利率约18%(高于锂电池业务),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此外,公司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如与特斯拉合作建设锂矿-锂盐-电池一体化项目)降低成本,并通过套期保值(如远期合约、期权)对冲锂价下跌风险,试图缓解主营业务压力。
赣锋锂业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主要是锂价下跌导致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滑,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财务费用高企的共同作用。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公司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锂矿-锂盐-电池)、储能与固态电池业务的增长及成本控制措施(如套期保值、优化债务结构)仍使其在锂行业中保持竞争力。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是欧洲、东南亚市场)的复苏(2025年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约450万辆,同比增长20%),锂需求将逐步回升,锂价或在2025年末企稳(约20万元/吨)。此外,公司储能电池业务的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约20亿元)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预计2026年量产),有望推动业绩逐步改善。
若锂价能在2025年下半年回升至20万元/吨以上,且储能电池业务保持增长,公司2025年全年净利润有望实现盈亏平衡(-1亿元至1亿元)。
数据来源:
[0] 券商API财务数据(赣锋锂业2025年半年报)
[1] 上海钢联锂价数据
[2] 中汽协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