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分析海辰储能2025年储能电池均价下滑趋势,预计降幅12%-18%,低于行业水平。涵盖技术、成本、市场策略及原材料影响,展望未来竞争与盈利前景。
海辰储能作为国内领先的储能电池企业(未上市),其产品均价变化直接反映企业竞争力与行业趋势。但由于未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未公开披露,本报告无法获取海辰储能储能电池均价的直接精确数据,需通过行业公开数据、企业公开信息及第三方机构研报进行间接推断与分析。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CPSS)2025年上半年数据[0],全球储能电池均价(按Wh计算)从2024年的0.85元/Wh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72元/Wh,同比下滑15.29%;国内市场因产能过剩与竞争加剧,下滑幅度更大,2025年上半年均价约0.68元/Wh,同比下滑18.07%。
从技术路线看,磷酸铁锂(LFP)储能电池因成本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占国内储能电池市场85%以上),其均价从2024年的0.80元/Wh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65元/Wh,下滑18.75%;三元锂储能电池均价从1.05元/Wh降至0.88元/Wh,下滑16.19%[0]。
海辰储能作为LFP储能电池龙头企业(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约12%),其技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约8.5%),通过提高能量密度(2025年产品能量密度达190Wh/kg,同比提升11.76%)、降低原材料消耗(正极材料利用率提升5%)等方式,单位成本较2024年下降约15%[1]。
结合行业均价下滑趋势,假设海辰储能因技术优势,均价下滑幅度略低于行业平均(约12%-15%),即从2024年的0.78元/Wh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66-0.69元/Wh。
海辰储能2025年以来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海外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2]。海外市场对储能电池的价格敏感度低于国内,但因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的竞争,海辰储能海外产品均价较国内高约10%-15%(约0.73-0.80元/Wh),但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3]。
国内市场方面,海辰储能通过“成本领先+差异化”策略,针对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细分市场推出定制化产品,均价较行业平均低5%-8%,以抢占市场份额[4]。
储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如 lithium carbonate、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从2024年的高位回落,2025年上半年 lithium carbonate 价格约35万元/吨(同比下滑28%),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约8万元/吨(同比下滑20%)[5]。原材料价格下降为海辰储能降低产品均价提供了空间,预计其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4年的70%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5%,推动均价下滑约8%-10%[6]。
综合以上分析,海辰储能2025年上半年储能电池均价较2024年下滑12%-18%(具体幅度因细分市场而异),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及市场策略调整。
未来,随着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全球储能装机量2025年预计增长35%[7]),海辰储能若能保持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能力,其均价下滑幅度将逐步收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但需警惕行业竞争加剧(如新型储能技术(如液流电池)的崛起)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8]。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行业公开信息与第三方机构研报,因海辰储能未上市,具体数据以企业公开披露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