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杉杉股份营收结构分析: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引擎驱动

本文深入分析杉杉股份营收结构,聚焦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核心业务,探讨其财务表现与未来增长潜力。了解公司从传统服装到全球锂电材料龙头的转型历程。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杉杉股份营收结构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概况与业务转型历程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600884.SH)成立于1992年,1996年成为国内第一家服装上市企业,初始业务以西服、衬衫等传统服装为主。1999年,公司开启战略转型,进入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成为国内第一家产业化负极材料企业,并逐步延伸至正极材料、电解液等环节,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2021年,公司通过收购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切入显示领域,成为全球偏光片业务龙头。目前,公司形成“负极材料+偏光片”双科技引擎的核心业务格局,传统服装业务占比逐步下降。

二、营收结构的板块划分与核心业务定位

杉杉股份的营收结构可分为核心业务(负极材料、偏光片)与传统业务(服装)两大板块,其中核心业务为营收主要来源,占比超过80%(根据公司战略聚焦表述及行业惯例推测)。

1. 核心业务:负极材料与偏光片(双引擎)

  • 锂电池负极材料:公司是全球负极材料龙头,产品覆盖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硅基负极等全系列,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 Energy Solution等全球顶级电池厂商。2025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业务实现销量同比显著增长(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公司提及“紧密匹配增量需求”),且毛利率及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提升。增长驱动因素包括:① 客户结构优化:聚焦高端客户,提升产品附加值;② 产能释放:一体化产能(如石墨化产能)逐步落地,降低单位成本;③ 技术迭代:石墨化技术提升(如高容量、长寿命产品)及流程工艺优化,增强产品竞争力;④ 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举措推动运营效率提升。
  • 偏光片业务:2021年收购LG化学LCD偏光片业务后,公司成为全球偏光片龙头,产品覆盖LCD、OLED等主流显示技术,应用于电视、手机、显示器等终端。2025年上半年,偏光片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如LCD面板产能扩张、OLED渗透率提升),销量同比提升;同时,通过产品高端化战略(如高透光度、低功耗偏光片)及降本增效,保持稳健运行,成为公司营收的重要支撑。

2. 传统业务:服装板块(占比下降)

公司传统服装业务包括西服、休闲服等,目前占比已降至较低水平(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公司战略已聚焦核心业务)。尽管服装业务仍在运营,但已不再是公司营收的主要增长点。

三、营收结构的财务表现与质量分析

1. 2025年上半年财务概况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未完全披露,但通过财务指标推测):

  • 总营收:约98.58亿元(同比增长未披露,但核心业务增长显著);
  • 净利润:预计实现1.6亿-2.4亿元,同比增长810.41%-1265.61%(主要来自负极材料业务的业绩爆发及偏光片业务的稳健贡献);
  • 毛利率: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同比显著提升(公司提及“降本增效”),偏光片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产品高端化对冲成本压力)。

2. 营收质量与费用控制

  • 核心业务占比提升: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作为高附加值业务,其营收占比的提升推动公司整体毛利率改善;
  • 费用管控有效: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1.36亿元)、管理费用(2.57亿元)、财务费用(2.73亿元)均保持合理水平,其中财务费用的增长主要源于债务融资规模扩大(用于核心业务产能扩张),但通过精细化管理控制了费用率。

四、未来营收结构展望

1. 核心业务聚焦与全球扩张

公司明确“聚焦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的战略,未来将继续加大对核心业务的投入:

  • 负极材料:通过一体化产能(如四川、云南的石墨化产能)释放,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目标保持全球第一);同时,推动硅基负极等高端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应对新能源电池的高容量需求;
  • 偏光片:依托全球龙头地位,拓展OLED偏光片等高端产品,受益于下游显示行业的增长(如电视、手机的更新换代),保持销量与毛利率的稳定。

2. 技术创新与降本增效

  • 技术驱动: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如负极材料的石墨化技术、偏光片的光学膜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 降本增效:通过流程优化、供应链整合(如负极材料的石墨化自给率提升),降低单位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3. 传统业务的优化

服装业务将继续保持运营,但不会作为战略重点,未来可能通过品牌升级或渠道优化,维持其稳定的现金流贡献。

五、结论

杉杉股份的营收结构已从传统服装为主转型为“负极材料+偏光片”双核心驱动的格局,核心业务占比超过80%,且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核心业务的业绩爆发推动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显示其营收结构的优化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业务,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张与全球拓展,进一步提升营收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及战略规划,部分未披露数据基于行业惯例及公司表述推测。)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