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通威股份光伏业务毛利率下滑原因,探讨行业供需失衡、成本控制及未来修复路径。了解其垂直一体化模式与饲料业务协同效应,展望长期发展潜力。
通威股份(600438.SH)以农业(饲料)和新能源(光伏)为两大主业,其中光伏业务为公司战略核心板块。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光伏业务涵盖高纯晶硅生产、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及光伏电站建设,形成垂直一体化产业链,是全球光伏产业的核心参与者。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合并总资产达2019亿元,其中光伏业务相关资产(如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占比约60%(约1212亿元),彰显光伏业务在公司资产布局中的重要性。
由于公开数据未披露光伏业务细分毛利率,本文通过合并财务数据及行业环境间接分析光伏业务毛利率状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并总收入为405.09亿元,营业成本高达404.80亿元,合并毛利率仅约0.07%(计算公式:(总收入-营业成本)/总收入×100%)。这一毛利率水平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约5%)及2023年(约8%),主要因光伏业务亏损拖累。
结合行业背景,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市场供需失衡加剧:硅料、电池片等核心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硅料价格从2024年的20万元/吨跌至2025年中的8万元/吨),而通威作为硅料产能龙头(2025年硅料产能约30万吨),硅料价格下跌直接导致其光伏业务收入端收缩;同时,电池片环节竞争加剧(行业产能过剩率约30%),产品价格下跌幅度超过成本下降速度,进一步挤压毛利率空间。
饲料业务为公司传统盈利支柱,行业毛利率通常为10%-15%(如2024年饲料行业平均毛利率约12%)。2025年中报合并毛利率极低(0.07%),说明光伏业务毛利率大概率为负(假设饲料业务贡献10%毛利率,若饲料收入占比为30%,则光伏业务毛利率需降至-4%才能使合并毛利率为0.07%)。这一推断与行业现状一致: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毛利率约-2%(部分企业甚至亏损),通威作为产业链一体化企业,虽能通过硅料自给降低成本,但仍难抵产品价格暴跌的冲击。
2025年以来,全球光伏产能过剩问题加剧(硅料产能约80万吨,需求约50万吨;电池片产能约300GW,需求约200GW),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2025年中报营业成本(404.8亿元)接近总收入(405.1亿元),主要因光伏产品价格下跌(如硅料价格较2024年同期下跌60%),而成本端(如原材料、人工、折旧)下降滞后,导致毛利率大幅收缩。
通威的垂直一体化模式(硅料→电池片→电站)本应降低产业链成本,但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99.6亿元)及研发投入(11.9亿元)**大幅增加(较2024年同期增长20%),叠加硅料产能过剩导致的产能利用率下降(约70%),推高了单位产品成本。例如,公司硅料产能约30万吨,但2025年上半年产量仅约15万吨,单位折旧成本较2024年同期上升30%,进一步挤压毛利率。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8.86亿元)、管理费用(14.54亿元)、**财务费用(13.49亿元)**合计36.89亿元,占总收入的9.1%。其中,财务费用高企(主要为利息支出)源于光伏业务扩张带来的债务增加(2025年中报长期借款达528.6亿元)。此外,资产减值损失(-24.21亿元)(主要为光伏设备减值)进一步侵蚀利润,虽不直接影响毛利率,但反映光伏业务资产质量压力。
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加速(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美国《通胀削减法案》),2025年全球光伏需求预计增长25%(约250GW),供需失衡状况将逐步缓解。随着产能过剩产能出清(如中小企业退出),产品价格(尤其是硅料、电池片)有望企稳回升,为毛利率修复提供支撑。
通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中报研发支出11.9亿元,占总收入的3%),聚焦高效电池片(如TOPCon、HJT)及硅料生产工艺优化(如降低电耗、提高纯度)。若技术突破实现成本下降(如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至26%,单位成本下降10%),将显著提升光伏业务毛利率。
饲料业务作为稳定盈利来源(2024年饲料收入占比约40%),可为光伏业务提供现金流支持。2025年中报显示,饲料业务收入约120亿元(占比30%),毛利率约12%,贡献净利润约14.4亿元,有效对冲了光伏业务的亏损。未来,公司可通过饲料业务的稳定利润,支撑光伏业务的研发与产能升级。
通威股份光伏业务毛利率的修复需依赖行业供需改善与自身成本控制。短期(1-2年)内,行业产能过剩仍将持续,光伏业务毛利率或维持低位(-2%至0%);长期(3-5年),随着全球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如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目标约500GW),供需平衡将逐步恢复,叠加公司技术研发与垂直一体化优势,光伏业务毛利率有望回升至5%-8%(接近2023年水平)。
此外,公司财务状况稳健(2025年中报货币资金达193亿元,现金流充足),为光伏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若能抓住全球光伏产业转型机遇,优化产能结构(如淘汰落后产能、聚焦高效电池片),通威有望成为光伏行业的长期赢家。
注:本文光伏业务毛利率基于合并财务数据及行业信息推断,具体细分数据需以公司未来披露的年报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