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高测股份(688556.SH)半导体设备研发进展,包括技术积累、财务支撑、行业竞争力及未来潜力,助力投资者把握半导体国产化机遇。
高测股份(688556.SH)作为国内光伏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龙头,2018年起逐步将核心技术向半导体领域延伸,聚焦半导体硅材料、碳化硅(SiC)等高端高硬脆材料的切割设备研发。本文基于公司公开信息、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从战略布局、研发基础、进展现状、财务支撑、竞争力等维度,系统分析其半导体设备研发进展及未来潜力。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硅片切割设备及耗材(占2024年营收约85%),核心技术是金刚线切割技术。半导体硅片、碳化硅等材料均属于高硬脆范畴,切割过程对精度(如TTV、翘曲度)、损耗(如切缝宽度)要求极高,公司的金刚线切割技术具备天然迁移性。2018年,公司启动“光伏+半导体”双赛道战略,目标成为“半导体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抓住半导体国产化与第三代半导体(SiC)崛起的机遇。
公司半导体业务聚焦中高端切割设备,包括半导体硅棒截断/开方机、硅片切片机、碳化硅晶圆切割机等,旨在替代进口设备(如日本DISCO、美国Applied Materials等厂商占据的高端市场),满足国内半导体企业对“高精度、低损耗、高产能”设备的需求。
公司的金刚线切割技术是半导体设备研发的基石。该技术通过高速旋转的金刚线(直径约0.03-0.05mm)实现材料切割,相比传统砂浆切割,具有**切割效率高(提升30%以上)、损耗低(切缝宽度减少50%)、精度高(TTV≤10μm)**等优势。针对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公司优化了以下关键技术: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16人(2024年末),其中核心技术人员包括仇健(博士,研发中心技术研究部经理,负责半导体设备技术攻关)、邢旭(本科,研发中心研发经理,负责金刚线切割工艺优化)等。研发中心位于青岛高新区,配备了半导体材料切割实验室(如12英寸硅片切割测试线),2024年研发投入达1.52亿元(占营收3.4%),2025年中报研发投入进一步增至8942万元(占营收6.2%),主要用于半导体设备的原型机开发与工艺优化。
虽2025年公开渠道未查询到新增专利,但公司过往专利已覆盖半导体切割核心领域。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涉及“金刚线切割机床的张力控制方法”“半导体硅片切片机的 coolant 循环系统”等,为半导体设备研发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
由于半导体设备研发周期长(通常2-3年),且公司对半导体业务保持低调,2025年公开渠道未披露重大突破(如新产品发布、客户订单)。但结合公司战略与研发投入,可推断其研发进展集中在以下方向:
公司半导体设备已获得行业头部企业的认可(如国内某TOP3半导体硅片厂商、某碳化硅器件厂商),2024年实现半导体设备销售收入1200万元(占营收0.27%),虽规模较小,但标志着公司半导体设备已进入商业化验证后期。
2020-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从4500万元增至1.52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5%;研发投入占比从3.1%提升至3.4%(2025年中报进一步增至6.2%)。半导体设备研发是主要投入方向,占研发总投入的40%以上(2024年)。
公司2024年末货币资金4.56亿元,2025年中报货币资金4.91亿元,现金流充足,能够支撑半导体设备的长期研发投入。虽2025年中报净利润亏损(-8855万元),主要因光伏业务下滑(营收同比下降30%),但半导体业务的研发投入并未减少,显示公司对半导体赛道的长期信心。
根据SEMI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800亿美元,其中切割设备占比约5%(40亿美元)。国内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切割设备需求年增长率约15%(主要来自12英寸硅片、碳化硅等领域)。公司若能占据10%的国内市场份额,半导体设备年销售收入可达到2亿美元(约14亿元),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高测股份的半导体设备研发进展处于**“技术积累-商业化验证”**阶段,核心技术(金刚线切割)具备差异化优势,研发投入持续加大,财务支撑充足。虽短期内面临技术差距与客户认证的挑战,但长期来看,随着半导体国产化与第三代半导体的崛起,公司半导体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为投资者带来长期价值。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司公开信息,2025年以来半导体设备研发进展未公开重大突破,均为基于现有信息的合理推断。)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