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概况与多元化战略背景
高测股份成立于2006年,2020年登陆科创板,主营业务为高硬脆材料切割设备及耗材,核心产品包括光伏硅片切割金刚线、切割设备及硅片切割加工服务,客户覆盖光伏行业全球前十硅片厂商(如隆基绿能、TCL中环等)。
2023年以来,公司启动多元化战略,将业务延伸至半导体硅材料、碳化硅(SiC)、蓝宝石、磁性材料等高端高硬脆材料切割领域,旨在降低对光伏行业的依赖,挖掘新增长曲线。其战略逻辑基于:
- 技术协同:原有光伏切割技术(如金刚线切割、高精度设备)可复用至半导体等领域;
- 市场需求:半导体、SiC等领域因新能源(如电动车、光伏)、5G等产业升级,对高硬脆材料切割的需求快速增长;
- 竞争压力:光伏行业进入“降本增效”周期,金刚线及设备价格持续下行(2024年金刚线价格同比下跌约30%),原有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的28%降至2024年的15%,亟需新利润增长点。
二、多元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一)核心优势:技术与客户资源的协同性
- 技术壁垒:公司在高硬脆材料切割领域拥有20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0余项),核心技术包括“高纯度金刚线制备”“高速精密切割设备”“切割工艺优化”等。例如,公司研发的“Φ0.018mm超细金刚线”已应用于半导体硅片切割,切割效率较行业平均高15%,且断线率降低20%,技术水平接近国际领先(如日本DISCO的Φ0.02mm金刚线)。
- 客户资源复用:光伏客户(如隆基、中环)均在布局半导体或SiC业务(如隆基的SiC晶圆项目),公司可通过原有客户关系切入其新业务供应链,降低客户拓展成本。
- 产能协同:公司现有光伏切割设备产能(年产能1000台)可通过改造用于半导体设备生产,避免新增大量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产能利用率。
(二)财务支撑:低负债与现金流压力并存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具备一定的多元化投资能力,但需应对短期现金流压力:
- 资产负债结构健康: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总资产73.9亿元,负债19.5亿元,资产负债率仅26.4%(同期光伏行业均值约35%),无长期偿债风险;
- 现金流压力凸显:2025年中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3亿元(同比下降180%),主要因光伏行业开工率不足(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15%,但硅片价格下跌25%,导致公司金刚线及加工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4%),现金流依赖融资活动(2025年上半年融资现金流净额3.0亿元);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研发费用8.9亿元(同比增长45%),占营收比例20%(同期行业均值12%),主要用于半导体切割技术(如SiC晶圆切割设备)的研发,为多元化提供技术储备。
(三)多元化领域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1. 目标领域市场规模
- 半导体硅片切割: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2024年达120亿美元,切割环节占比约15%(18亿美元),且随着12英寸硅片渗透率提升(2024年占比65%,2020年为50%),对高精度切割设备(如金刚线切割机)的需求增长;
- 碳化硅(SiC)切割: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2024年市场规模35亿美元,切割环节占比约20%(7亿美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00亿美元(CAGR 30%);
- 蓝宝石切割:主要用于手机摄像头、LED等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18亿美元,切割环节占比约10%(1.8亿美元)。
2. 竞争格局
- 国际玩家:日本DISCO(占半导体切割设备市场60%份额)、美国Applied Materials(占SiC切割设备30%份额),技术优势明显(如DISCO的“超精密切割技术”可实现±10μm的切割精度);
- 国内玩家:中微公司(半导体刻蚀设备龙头,切入SiC切割)、上机数控(光伏切割设备龙头,拓展半导体),与高测股份形成直接竞争;
- 高测股份的差异化优势:
- 成本优势:金刚线产能(2024年1000万公里)国内第一,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比DISCO同类产品便宜30%);
- 服务优势:提供“设备+耗材+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针对客户需求定制切割工艺(如隆基的12英寸硅片切割工艺),提升客户粘性。
(四)多元化战略风险分析
1. 光伏行业周期性风险
公司原有业务(光伏切割)占营收比例仍达75%(2024年),若光伏行业因政策退坡(如欧洲取消光伏补贴)或产能过剩(2025年全球硅片产能达1.2TW,需求1.0TW)继续下行,将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影响多元化投入;
2. 技术迭代风险
半导体切割技术更新快(如从金刚石刀片到金刚线切割,再到激光切割),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如2025年推出的“SiC晶圆激光切割机”,切割效率比金刚线高2倍,但成本高50%,需优化成本);
3. 产能利用率风险
多元化领域(如半导体切割设备)的产能利用率需达到70%以上才能盈利,若客户拓展不及预期(如半导体厂商更倾向于选择DISCO等老牌厂商),将导致产能闲置,增加固定成本分摊;
4. 供应链风险
半导体切割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如高精度导轨、伺服电机)依赖进口(如日本THK、德国西门子),若遇到贸易壁垒(如美国限制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出口),将影响产能交付。
二、多元化战略可行性结论
(一)有利因素
- 技术与客户协同:原有光伏切割技术可复用至半导体等领域,客户资源(光伏龙头)为多元化提供渠道;
- 财务空间:资产负债率低(26.4%),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研发费用8.9亿元);
- 市场潜力:半导体、SiC等领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CAGR 20%-30%),为多元化提供需求支撑。
(二)不利因素
- 光伏业务下滑: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4%,净利润亏损8855万元,现金流压力大;
- 多元化竞争:国际及国内玩家占据主导地位,公司需在技术(如SiC切割精度)和成本(如激光切割机成本)上形成优势;
- 风险因素:光伏周期性、技术迭代、产能利用率等风险可能导致多元化进展缓慢。
三、战略建议与展望
(一)短期(1-2年):稳光伏,保现金流
- 优化光伏业务:通过“细线化金刚线”(如Φ0.018mm)降低客户切割成本,提升市场份额(2024年金刚线市场份额18%,目标2025年达25%);
- 提升加工服务产能利用率:与光伏客户签订长期加工协议(如隆基的10GW硅片切割服务),提高设备利用率(2024年利用率65%,目标2025年达80%);
- 控制成本:降低金刚线生产中的原材料(如金刚石微粉)消耗(2024年原材料成本占比50%,目标2025年降至45%)。
(二)中期(2-3年):强研发,占多元化赛道
- 聚焦半导体切割:重点研发12英寸硅片切割设备(如“GC-1200”型金刚线切割机),目标2026年实现量产,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目标5%);
- 布局SiC切割:与SiC晶圆厂商(如天岳先进、露笑科技)合作,开发“SiC晶圆激光切割机”,目标2027年实现商业化;
- 加强供应链自主:通过并购(如收购国内高精度导轨厂商)或自主研发,降低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目标2027年自主率达60%)。
(三)长期(3-5年):多元化落地,增利润贡献
- 多元化业务占比提升:目标2030年半导体、SiC等业务占营收比例达40%(2024年为5%);
- 盈利改善:通过规模化生产(如半导体切割设备产能达500台/年)降低成本,目标多元化业务毛利率达25%(同期光伏业务毛利率15%);
- 市场地位:成为全球高硬脆材料切割领域的“第二梯队”玩家(仅次于DISCO、Applied Materials),国内市场份额达15%。
四、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一)投资逻辑
- 成长股逻辑:多元化战略若成功,公司将从“光伏切割龙头”转型为“高硬脆材料切割平台型企业”,估值有望从当前的“光伏设备”(PE 20倍)提升至“半导体设备”(PE 40倍);
- 催化剂:半导体切割设备量产、SiC切割技术突破、光伏行业复苏(如硅片价格企稳)。
(二)风险提示
- 光伏行业下行:若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低于预期(如100GW,同比增长10%),公司光伏业务收入将继续下降;
- 多元化进展缓慢:若半导体切割设备研发延迟(如2026年未实现量产),将导致多元化战略不及预期;
- 股价波动:近期股价波动较大(2025年9月至今涨幅-10%),主要因市场对光伏行业下行的担忧,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五、结论
高测股份的多元化战略具备可行性,但需应对短期风险。其核心优势(技术协同、财务空间)为多元化提供了基础,而目标领域(半导体、SiC)的市场潜力为增长提供了支撑。若公司能有效控制光伏业务的下滑,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多元化领域的产能利用率,有望实现从“光伏依赖”到“多赛道增长”的转型。建议投资者关注其半导体切割设备的量产进展及光伏业务的现金流改善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财报[0],市场规模数据来源于SEMI、Yole Developme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