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锋锂业储能电芯业务进展:产能扩张与技术突破分析

分析赣锋锂业(01772.HK)储能电芯业务的最新进展,包括产能扩张计划、技术突破、市场表现及财务贡献,展望其在全球储能电池领域的竞争优势与未来机遇。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赣锋锂业(01772.HK)储能电芯业务进展分析报告

一、业务概述:战略定位与行业背景

赣锋锂业作为全球锂产业链龙头企业(锂矿资源储备量全球前三、锂化合物产能全球第一),其储能电芯业务是公司“锂矿-锂盐-电池-储能系统”垂直一体化战略的核心环节之一。随着全球“双碳”目标推进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增长,储能已成为锂行业下游高增长赛道。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市场规模达120GWh,同比增长65%;其中中国市场占比58%,需求主要来自电网侧调峰、用户侧分布式储能及新能源配套。赣锋锂业将储能电芯业务视为未来3-5年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目标是成为全球前五大储能电池供应商。

二、产能扩张:规模化布局加速落地

1. 现有产能情况

截至2024年底,赣锋锂业储能电芯产能已达15GWh,主要分布在江西新余(8GWh)、四川宜宾(5GWh)及江苏常州(2GWh)。其中,江西新余基地为公司储能电芯核心生产基地,采用磷酸铁锂(LFP)技术路线,产品主要用于电网侧及工商业储能;四川宜宾基地则聚焦高能量密度三元锂(NCM)电芯,适配户用及移动储能场景。

2. 2025年新增产能计划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及最新公告[0],2025年赣锋锂业将启动两大储能电芯产能扩张项目:

  • 江西宜春10GWh储能电池项目:计划2025年6月投产,采用最新一代LFP技术,能量密度提升至190Wh/kg(较现有产品高15%),循环寿命达8000次(1C充放电),主要供应电网侧大型储能项目;
  • 海外产能布局:拟在欧洲波兰建设5GWh储能电芯工厂,目标覆盖欧洲市场(2024年欧洲储能需求占全球22%),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厂房封顶。

3. 未来产能规划

公司计划2026年底前将储能电芯产能提升至50GWh,其中LFP产能占比70%(适配电网及工商业场景),三元锂及固态电池产能占比30%(适配户用及高端移动储能)。

三、技术进展:技术迭代与差异化竞争

1. 技术路线选择

赣锋锂业储能电芯以磷酸铁锂(LFP)为主(占比85%),同时布局三元锂(NCM523)固态电池(占比15%)。LFP技术因成本低、循环寿命长(≥8000次),更适合电网侧及工商业大型储能;三元锂则因能量密度高(≥210Wh/kg),用于户用及移动储能;固态电池(硫化物)作为长期技术储备,目前处于中试阶段,目标是2027年实现量产,届时循环寿命将突破10000次,能量密度提升至250Wh/kg。

2. 2025年技术突破

  • 高安全LFP电芯:公司2025年推出的“Guardian系列”储能电芯,通过采用陶瓷隔膜、阻燃电解液及热管理系统,实现了“零热失控”测试(过充、穿刺、短路均无明火),满足电网侧对电池安全性的严格要求;
  • 长循环寿命技术:通过优化正极材料晶体结构(如掺杂锰元素)及负极材料(采用硬碳),将LFP电芯循环寿命从2024年的6000次提升至8000次(1C充放电),降低了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LCOE)约12%;
  • 固态电池中试进展:公司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1GWh)于2025年3月启动,目前已完成100Ah电芯试制,能量密度达240Wh/kg,循环寿命达5000次,计划2026年向客户送样。

四、市场表现:客户结构与订单情况

1. 客户结构

赣锋锂业储能电芯客户覆盖电网侧、工商业及户用三大场景:

  • 电网侧: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建立战略合作,供应大型储能电站(≥100MWh)用电池,2024年占比35%;
  • 工商业:为京东、阿里等企业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提供电池,2024年占比40%;
  • 户用:通过与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供应户用储能电池(≤10kWh),2024年占比25%。

2. 2025年订单情况

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赣锋锂业储能电芯订单量达8GWh,同比增长78%,主要来自:

  • 国家电网“十四五”第二批储能项目:中标3GWh电网侧储能电池订单,金额约12亿元;
  • 欧洲户用储能市场:与德国 Sonnen 公司签订2GWh三元锂储能电池订单,供应其分布式储能系统;
  • 工商业客户:与京东物流签订1.5GWh LFP储能电池订单,用于其仓库分布式储能项目。

3. 市场份额

2024年赣锋锂业储能电芯全球市场份额约为6%,位居全球第六;中国市场份额约为10%,位居国内第四(前三位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预计2025年随着新产能投产,全球市场份额将提升至8%,国内市场份额提升至12%。

五、财务贡献:收入与毛利率表现

1. 收入占比

2024年赣锋锂业储能电芯业务收入达45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公司总营收的18%(2023年占比10%)。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储能业务收入已达30亿元,同比增长90%,占比提升至22%,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第一大为锂化合物业务,占比55%)。

2. 毛利率水平

2024年储能电芯业务毛利率约为2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主要得益于公司垂直一体化优势(锂矿自给率达60%,锂盐产能自给率达100%)。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保持稳定(24%),主要因原材料价格波动(锂价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跌15%)及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的长循环寿命电芯占比提升至30%)。

3. 增长预测

券商机构预测,2025年赣锋锂业储能电芯业务收入将达70亿元,同比增长56%;2026年将达100亿元,同比增长43%,占比将提升至28%。

六、竞争优势:核心壁垒分析

1. 垂直一体化优势

赣锋锂业拥有从锂矿(阿根廷Cauchari-Olaroz锂盐湖、澳大利亚Pilbara锂矿)到锂盐(氢氧化锂、碳酸锂)再到电池(储能电芯、消费电池)的全产业链布局,锂矿自给率达60%,锂盐产能自给率达100%,有效降低了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提升了产品成本竞争力。

2. 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超过10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电池研发人员占比40%),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达5%(2024年研发投入15亿元)。在储能电芯领域,公司已积累了多项核心技术(如长循环寿命LFP技术、高安全固态电池技术),并拥有专利超过200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

3. 产能规模优势

截至2025年底,公司储能电芯产能将达25GWh(2024年15GWh),2026年底将达50GWh,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规模化生产有助于降低单位成本,提升产品性价比。

七、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

1. 挑战

  • 竞争加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均在加速储能电池产能扩张,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 原材料价格波动:锂价波动仍将影响储能电池成本,若锂价大幅下跌,可能压缩毛利率;
  • 技术迭代压力: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对现有LFP技术形成替代压力。

2. 机遇

  • 政策支持:中国“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GW,为储能电池需求提供了广阔空间;
  • 海外市场增长:欧洲、美国等地区储能需求增长迅速(2024年欧洲储能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0%),公司海外产能布局(波兰工厂)将受益于海外市场增长;
  • 技术升级:固态电池等新技术的突破,将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巩固市场地位。

八、结论

赣锋锂业储能电芯业务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通过产能扩张、技术迭代及市场拓展,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未来,随着垂直一体化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及新技术的落地,公司储能电芯业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成为全球储能电池领域的领先企业。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及公司公开披露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