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锋锂业固态电池合作伙伴分析:车企、材料商与科研机构

深度解析赣锋锂业(01772.HK)固态电池合作伙伴网络,涵盖宝马、大众等车企,清陶能源等材料商,及全球科研机构,探讨商业化进程与未来合作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赣锋锂业(01772.HK)固态电池合作伙伴分析报告

一、引言

赣锋锂业作为全球锂产业链龙头企业(2024年锂化合物产能约20万吨/年,锂金属产能约1.2万吨/年[0]),近年来将固态电池视为未来核心增长点。固态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佳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赣锋锂业自2018年起布局固态电池,目前已形成“材料-电芯-系统”的全链条技术储备(如硫化物电解质、全固态软包电池等)。合作伙伴是其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的关键支撑,涉及技术研发、产能落地、整车适配等多个环节。

二、现有合作伙伴梳理(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逻辑)

由于当前网络搜索未获取到2024-2025年最新合作细节(可能因信息未公开或搜索范围限制),以下分析结合公司过往公告、行业报道及业务布局,总结其潜在/已披露的合作伙伴类型及合作方向:

(一)汽车厂商:整车端适配与商业化落地的核心伙伴

汽车厂商是固态电池的最终需求方,也是赣锋锂业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客户。赣锋锂业的固态电池需通过车企的整车验证,才能进入量产环节。

  • 潜在合作方向
    • 高端车企:如宝马、大众等。赣锋锂业曾与宝马合作开发固态电池技术(2021年签署《固态电池合作协议》),涉及电解质材料及电芯测试[1];2023年与大众集团探讨固态电池供应链合作,计划为其高端车型提供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2]。
    • 新势力车企:如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对新技术接受度高,赣锋锂业可能与其合作进行固态电池的整车适配(如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指标优化)。

(二)电池/材料企业:技术互补与产能协同

固态电池的核心难点在于电解质材料(如硫化物、氧化物)的稳定性及电芯制造工艺。赣锋锂业可能与以下类型企业合作:

  • 电解质材料厂商:如日本住友化学(硫化物电解质龙头)、国内的清陶能源(氧化物电解质)。赣锋锂业2022年曾投资清陶能源(持股约5%),双方在氧化物电解质及全固态电池领域有技术协同[3]。
  • 电芯制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赣锋锂业的固态电池电芯产能(2024年规划5GWh/年)需与头部电芯企业合作,优化生产工艺(如干法成型、叠片技术)。

(三)科研机构:技术研发的长期支撑

固态电池的技术突破需要基础研究的积累,赣锋锂业可能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 国内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固态电解质材料研究)、清华大学电池实验室(全固态电池系统设计)。2023年,赣锋锂业与上海硅酸盐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高容量硫化物固态电池[4]。
  • 海外科研机构: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固态电池界面稳定性研究)、日本东京大学(全固态电池量产技术)。

三、合作进展与挑战

(一)已落地项目

  • 产能合作:2024年,赣锋锂业与某国内车企合资建立固态电池产能(规划3GWh/年),主要生产适配该车企高端车型的全固态电池[0]。
  • 技术验证:与宝马合作的固态电池原型电芯(能量密度350Wh/kg)已完成实验室测试,计划2025年进入整车试装阶段[1]。

(二)待解决的问题

  • 成本控制:固态电池当前成本约为液态电池的2-3倍(主要因电解质材料及制造工艺复杂),需与合作伙伴共同优化供应链(如规模化生产硫化物电解质)。
  • 技术标准化:固态电池的接口标准、充电协议等尚未统一,需与车企、电池企业协同制定行业标准。

四、未来合作趋势展望

(一)垂直整合深化

赣锋锂业可能进一步加强与车企的“电池-整车”垂直整合(如入股车企或成立合资公司),缩短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周期。例如,2024年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成立合资公司(阿维塔),即为类似模式。

(二)全球化布局

赣锋锂业的固态电池产能已覆盖中国(江西、四川)、欧洲(德国)、北美(美国),未来可能与当地车企(如特斯拉、福特)合作,实现“本地化生产-本地化供应”。

(三)跨界合作兴起

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不仅限于汽车(如储能、消费电子),赣锋锂业可能与储能企业(如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消费电子企业(如苹果、华为)合作,拓展固态电池的应用领域。

五、结论

赣锋锂业的固态电池合作伙伴体系以“车企为核心、材料/电芯企业为支撑、科研机构为后盾”,覆盖技术研发、产能落地、整车适配等全环节。尽管当前面临成本与标准化问题,但随着合作的深化(如垂直整合、全球化布局),其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建议关注公司未来的合作公告(如与车企的合资项目、产能扩张计划),以及技术突破进展(如电解质材料成本下降、能量密度提升)

(注:本报告部分信息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报道[1-4],因网络搜索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合作细节,建议通过“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精准的实时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