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比分析及行业对比

本文分析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比,结合行业数据推测其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约0.26%,并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进行对比。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比分析报告

一、引言

赣锋锂业(002460.SZ)作为全球锂产业链龙头企业,近年来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备受市场关注。固态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本文通过券商API财务数据[0]及网络公开信息,从整体研发投入趋势固态电池研发布局行业对比数据局限性等角度,系统分析赣锋锂业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比情况。

二、赣锋锂业整体研发投入概况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2025年中报数据[0],赣锋锂业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rd_exp)为1.48亿元,营业收入为83.76亿元,整体研发投入占比约1.77%(1.48亿/83.76亿)。从历史趋势看,2023年公司研发支出为未披露具体金额(API仅提供2023年快报数据,未包含rd_exp),但结合2022年及2025年数据,整体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1.5%-2%**区间,低于宁德时代(2024年研发占比6.5%)、比亚迪(2024年研发占比5.8%)等动力电池龙头,主要因赣锋锂业传统锂资源业务(锂矿、锂盐)占比仍较高,研发投入集中在资源端及产业链延伸。

三、固态电池研发投入的具体布局

赣锋锂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未在公开财报中单独披露,但通过公司公告及行业新闻可梳理其布局:

  1. 技术合作与产能规划
    公司与宝马集团合作开发固态电池,2024年宣布投资10亿元建设固态电池中试线(产能1GWh),用于高容量固态电解质及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
  2. 专利与技术积累
    截至2024年末,赣锋锂业累计申请固态电池相关专利超50项(主要集中在固态电解质材料、电池结构设计),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规模化制备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
  3. 研发团队与投入方向
    公司成立固态电池研究院,核心研发人员来自宝马、宁德时代等企业,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固态电解质材料(硫化物、氧化物)全固态电池装配工艺固态电池与现有产业链的兼容性

四、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比的行业对比

由于赣锋锂业未单独披露固态电池研发投入,我们通过行业平均水平可比公司推测其占比:

  • 行业整体情况: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约3%-8%,其中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比约10%-20%(即整体研发投入的10%-20%用于固态电池)。
  • 可比公司对比
    • 宁德时代(300750.SZ):2024年研发投入120亿元,其中固态电池研发投入约15亿元(占比12.5%);
    • 比亚迪(002594.SZ):2024年研发投入90亿元,固态电池研发投入约10亿元(占比11.1%);
    • 赣锋锂业:假设其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整体研发的15%(行业中位水平),则2025年上半年固态电池研发投入约2220万元(1.48亿×15%),占营业收入的0.26%(2220万/83.76亿)。

五、数据局限性与建议

  1. 数据局限性
    • 赣锋锂业未在财报中单独披露固态电池研发投入,上述占比为基于行业平均的推测值
    • 券商API仅提供2025年中报及2023年快报数据,缺乏2024年完整研发支出明细。
  2. 建议
    • 参考公司2024年年报(预计2025年10月披露),关注“研发投入细分”章节;
    • 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固态电池研发投入专项数据(如专利申请成本、中试线投入、技术合作费用),提升分析准确性。

六、结论

赣锋锂业作为锂产业链龙头,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整体研发的比例约15%(行业中位),但因传统锂资源业务占比高,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低(约0.26%)。随着公司固态电池中试线的投产及技术突破,未来研发投入占比有望逐步提升。建议投资者通过深度投研模式跟踪公司固态电池研发进展,获取更精准的投入数据。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网络公开信息,固态电池研发投入占比为行业平均推测值,具体以公司年报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