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业务结构与营收现状概述
鼎龙股份是国内半导体创新材料平台型企业,业务覆盖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显示材料、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及打印复印通用耗材四大板块。其中,半导体材料业务为核心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约9.45亿元(占总营收54%),同比大幅增长49%;打印耗材业务为传统稳健板块,上半年营收约7.8亿元(占总营收46%),第二季度环比呈增长态势。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0],公司上半年实现总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2.9-3.2亿元(略增33%-47%),主要受益于半导体材料业务的高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
二、营收增长驱动因素分析
(一)半导体材料业务:产能释放与产品升级推动高增长
半导体材料是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主要包括CMP抛光垫、CMP抛光液/清洗液、半导体显示材料三大细分领域:
- CMP抛光垫: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9%,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57%)。随着产能持续爬坡(现有产能约10万片/年,2025年计划扩张至15万片/年)及成本优化,规模效应逐步显现,预计下半年收入将继续提升。
- CMP抛光液/清洗液:合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58%)。铜制程抛光液实现首次订单突破,氧化铝抛光液、多晶硅抛光液等新产品在主流晶圆厂(如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陆续上量,三季度有望迎来增长拐点。
- 半导体显示材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2%,受益于下游显示客户(如京东方、TCL)产能利用率提升及公司产品市占率提高(目前约15%),下半年需求将稳步增长。
(二)打印耗材业务:稳健经营与降本增效支撑业绩
打印耗材业务以利润为导向,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7.8亿元(不含芯片),第二季度环比增长。公司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如供应链整合)、提升核心产品(如碳粉、硒鼓)竞争力,保障传统业务的稳健性,预计全年营收将保持5%-8%的温和增长。
(三)新产品与新业务:长期增长潜力
- 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约860万元,KrF/ArF晶圆光刻胶加速推向市场(目前处于客户端验证后期),若2026年实现批量出货,将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9%,主要来自芯片设计及应用业务的放量,预计未来将与半导体材料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三、营收增长预期测算
(一)2025年全年营收预测
基于2025年上半年数据(总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4%),结合各板块增长趋势:
- 半导体材料业务:上半年营收9.45亿元(同比增长49%),若下半年保持40%的增速(考虑产能爬坡与新产品上量),全年营收将达20亿元(上半年9.45亿+下半年10.55亿),同比增长约45%。
- 打印耗材业务:上半年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约5%),若下半年保持6%的增速,全年营收将达16亿元(上半年7.8亿+下半年8.2亿),同比增长约6%。
- 其他业务(如先进封装材料、芯片设计):上半年营收约0.02亿元,全年预计0.1亿元。
2025年全年总营收预计:20+16+0.1=36.1亿元,同比增长约25%(2024年全年营收约28.9亿元,基于2025年上半年17.27亿同比增长14%推算)。
(二)2026年营收预测
考虑产能释放与新产品贡献:
- 半导体材料业务:2025年营收20亿元,若2026年产能扩张至15万片/年(CMP抛光垫),且抛光液、清洗液等新产品市占率提升至20%,预计营收增长30%至26亿元。
- 打印耗材业务:2025年营收16亿元,若保持5%的温和增长,2026年营收将达16.8亿元。
- 新业务(先进封装材料、光刻胶):若2026年光刻胶实现批量出货(预计收入约0.5亿元),先进封装材料收入增长至0.3亿元,合计0.8亿元。
2026年全年总营收预计:26+16.8+0.8=43.6亿元,同比增长约21%。
四、风险因素
-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若CMP抛光垫、抛光液等产能扩张延迟,将影响半导体材料业务增长。
- 技术研发风险:光刻胶、先进封装材料等新产品的客户端验证时间可能延长,导致收入不及预期。
-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半导体材料厂商(如安集科技、江丰电子)的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挤压毛利率。
- 原材料价格波动:半导体材料的核心原材料(如氧化铝、硅片)价格上涨,将增加公司成本压力。
五、结论
鼎龙股份的营收增长主要依赖半导体材料业务的高增长(占总营收55%以上)及打印耗材业务的稳健支撑。2025年,随着CMP抛光垫、抛光液等产能释放,全年营收预计增长约25%;2026年,若新产品(如光刻胶、先进封装材料)实现批量出货,营收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增长。长期来看,公司受益于半导体国产替代(如晶圆厂产能扩张)及产品结构优化(从耗材向高端材料升级),营收增长潜力显著。
(注:以上预测基于公司2025年半年报数据及行业趋势推断,未包含未公开的研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