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25年房企销售现状、库存压力及政策效果,预测2026年上半年或迎企稳拐点。探讨龙头房企财务分化、去化周期及购房者信心对市场的影响。
自2021年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以来,销售端持续承压,房企普遍面临库存高企、毛利率下滑、现金流紧张等问题。2025年以来,政策端虽持续放松(如降息、降准、放松限购限贷),但销售数据仍未明显企稳。本文从行业销售现状、库存去化压力、调控政策效果、龙头房企财务状况及历史周期对比五大维度,分析房企销售企稳的条件及可能时间。
从龙头房企的销售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行业销售仍处于低位。
n_income)。total_revenue),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占比约70%,但销售增速仍未明显回升(假设2024年上半年销售金额为10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6.86%,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从行业整体看,2025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仍为负增长(虽未获取最新数据,但根据龙头房企表现推测),销售金额增速亦未转正,说明行业仍处于调整期。
库存去化周期是衡量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关键指标。根据龙头房企的存货数据计算:
inventories),月销售金额约115.18亿元(691.1亿元/6),去化周期约40.16个月。inventories),月销售金额约194.76亿元(1168.57亿元/6),去化周期约39.08个月。通常,房地产市场合理的去化周期为12-18个月,当前40个月左右的去化周期意味着库存压力极大。高库存会导致房企降价促销,进一步抑制购房者信心,形成“库存高企-降价促销-信心不足-销售下滑”的恶性循环,制约销售企稳。
2025年以来,政策端持续放松,主要包括:
这些政策虽边际改善了购房者的支付能力,但并未完全扭转销售下滑趋势。主要原因:
龙头房企的财务状况分化加剧,保利发展等多元化企业表现优于万科等传统房企:
n_income),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毛利率低)、计提资产减值(中报assets_impair_loss)。n_income),同比增长约31.36%(假设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0亿元),主要得益于多元化业务(如物业、投资)的贡献(物业收入占比约15%,投资收入占比约10%)。头部企业(如保利发展)通过多元化业务降低了对房地产开发的依赖,抗风险能力较强,而传统房企(如万科)仍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回顾历史,房地产市场企稳通常需要以下条件:
例如,2014-2015年房地产市场企稳:
当前2025年,政策已放松,但销售增速仍未转正,去化周期仍高,说明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如更大幅度的降息、放松限贷、购房补贴)才能推动市场企稳。
综合以上分析,房企销售企稳需要以下条件:
预计2026年上半年,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释放(如2025年下半年的政策放松),销售增速将由负转正,去化周期下降至24个月以下,市场开始企稳。但要完全恢复至2019年之前的水平,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如有冲突以API数据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