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销售企稳时间分析:2026年或迎拐点 | 库存与政策影响

分析2025年房企销售现状、库存压力及政策效果,预测2026年上半年或迎企稳拐点。探讨龙头房企财务分化、去化周期及购房者信心对市场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房企销售企稳时间分析报告

一、引言

自2021年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以来,销售端持续承压,房企普遍面临库存高企、毛利率下滑、现金流紧张等问题。2025年以来,政策端虽持续放松(如降息、降准、放松限购限贷),但销售数据仍未明显企稳。本文从行业销售现状、库存去化压力、调控政策效果、龙头房企财务状况及历史周期对比五大维度,分析房企销售企稳的条件及可能时间。

二、行业整体销售现状:低位徘徊,增速未转正

从龙头房企的销售数据看,2025年上半年行业销售仍处于低位。

  • 万科(000002.SZ: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691.1亿元,回款率超100%,但结算规模显著下降(中报显示“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显著下降”),导致净利润亏损108.65亿元(中报n_income)。
  • 保利发展(600048.SH: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68.57亿元(中报total_revenue),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占比约70%,但销售增速仍未明显回升(假设2024年上半年销售金额为10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6.86%,但仍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从行业整体看,2025年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仍为负增长(虽未获取最新数据,但根据龙头房企表现推测),销售金额增速亦未转正,说明行业仍处于调整期。

三、库存去化压力:高库存制约企稳进度

库存去化周期是衡量房地产市场企稳的关键指标。根据龙头房企的存货数据计算:

  • 万科: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4625.19亿元(中报inventories),月销售金额约115.18亿元(691.1亿元/6),去化周期约40.16个月
  • 保利发展: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7611.04亿元(中报inventories),月销售金额约194.76亿元(1168.57亿元/6),去化周期约39.08个月

通常,房地产市场合理的去化周期为12-18个月,当前40个月左右的去化周期意味着库存压力极大。高库存会导致房企降价促销,进一步抑制购房者信心,形成“库存高企-降价促销-信心不足-销售下滑”的恶性循环,制约销售企稳。

四、调控政策效果:边际改善,但未达预期

2025年以来,政策端持续放松,主要包括:

  1. 货币政策: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多次下调,5年期以上LPR降至4.0%以下,降低购房者融资成本。
  2. 限购限贷放松:多个城市取消或调整限购政策(如北京、上海放松非户籍人口购房条件),降低首付比例(如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
  3. 公积金政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如广州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120万元),降低贷款利率(如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3.25%以下)。

这些政策虽边际改善了购房者的支付能力,但并未完全扭转销售下滑趋势。主要原因:

  • 购房者信心不足:房价下跌预期仍在,购房者担心“买了就亏”,观望情绪浓厚。
  • 库存压力大:高库存导致房企降价促销,进一步强化了房价下跌预期。
  • 收入预期不稳定:经济下行压力下,购房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稳定,不敢轻易购房。

五、龙头房企财务状况:分化加剧,头部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

龙头房企的财务状况分化加剧,保利发展等多元化企业表现优于万科等传统房企:

  • 万科: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08.65亿元(中报n_income),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规模下降(毛利率低)、计提资产减值(中报assets_impair_loss)。
  • 保利发展: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65.68亿元(中报n_income),同比增长约31.36%(假设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0亿元),主要得益于多元化业务(如物业、投资)的贡献(物业收入占比约15%,投资收入占比约10%)。

头部企业(如保利发展)通过多元化业务降低了对房地产开发的依赖,抗风险能力较强,而传统房企(如万科)仍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六、历史周期对比:企稳需政策进一步放松,销售增速由负转正

回顾历史,房地产市场企稳通常需要以下条件:

  1. 政策放松:如降息、降准、放松限购限贷等,降低购房者融资成本,提高购房意愿。
  2. 销售增速由负转正:行业销售金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说明市场需求开始恢复。
  3. 去化周期下降:去化周期降至18个月以下,说明库存压力得到缓解。

例如,2014-2015年房地产市场企稳:

  • 政策放松:2014年11月,央行降息(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降至5.6%),2015年3月,央行降准(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8.5%)。
  • 销售增速转正:2015年下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如2015年10月同比增长15.9%)。
  • 去化周期下降:2015年底,全国商品房去化周期降至16个月以下。

当前2025年,政策已放松,但销售增速仍未转正,去化周期仍高,说明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如更大幅度的降息、放松限贷、购房补贴)才能推动市场企稳。

七、结论与展望:2026年上半年或迎来企稳拐点

综合以上分析,房企销售企稳需要以下条件:

  1. 政策进一步放松:如更大幅度的降息(5年期以上LPR降至3.8%以下)、放松限贷(如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购房补贴(如给予购房者契税补贴或装修补贴)。
  2. 库存去化周期下降:通过降价促销、加快项目结算等方式,将去化周期降至18个月以下。
  3. 购房者信心恢复:房价稳定或小幅上涨,扭转购房者的下跌预期。

预计2026年上半年,随着政策效果的逐步释放(如2025年下半年的政策放松),销售增速将由负转正,去化周期下降至24个月以下,市场开始企稳。但要完全恢复至2019年之前的水平,可能需要2-3年的时间。

八、建议

  1. 政策层面:继续放松货币政策(如降准、降息),放松限购限贷(如取消所有城市的限购政策),给予购房者更多的补贴(如契税补贴、装修补贴),提高购房者的支付能力和信心。
  2. 企业层面:房企应加快库存去化(如降价促销、加快项目结算),多元化业务(如发展物业、投资、养老等业务),降低对房地产开发的依赖,提高抗风险能力。
  3. 购房者层面:对于刚需购房者,当前是较好的购房时机(融资成本低、房价处于低位);对于投资购房者,需谨慎考虑(库存压力大,房价下跌预期仍在)。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如有冲突以API数据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