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臻镭科技军品业务的稳定性,从技术壁垒、财务表现、客户订单及行业趋势四大维度,揭示其长期价值与投资潜力。
臻镭科技(688270.SH)作为国内军用通信、雷达领域射频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的核心供应商,其军品业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公司长期价值与投资者信心。本文通过公司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客户与订单特征、行业趋势四大维度,结合公开资料与财务数据,对其军品业务稳定性展开深入分析。
根据公司基本信息[0],臻镭科技的军品业务聚焦于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电源管理芯片、微系统及模组四大类产品,覆盖从天线到信号处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其产品已应用于无线通信终端、北斗导航终端、新一代电台、高速跳频宽带数据链、数字相控阵雷达、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等多个国家重大装备型号,涉及“陆、海、空、天”四大军兵种,是国内少数能提供军品全正向设计、底层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供应商之一。
公司强调“从0到1”的底层技术研发,军品芯片均采用全正向设计(而非“逆向仿造”),掌握射频前端、电源管理等核心模块的IP授权与工艺能力。例如,其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已实现“宽带、高线性、低功耗”性能突破,满足军用通信的极端环境要求;电源管理芯片则通过“高效转换、抗干扰、小型化”设计,应用于低轨卫星与区域防护雷达等高端装备。这种技术壁垒使得公司在军品领域具备不可替代性,为业务稳定性奠定基础。
军品业务的核心特征是客户集中度高、订单周期长、需求刚性。臻镭科技的产品已进入多个国家重大装备型号的“定型目录”(如北斗三号、新一代相控阵雷达),这些项目的研发周期通常为3-5年,批量交付期可达5-10年。例如,其电源管理芯片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星座,随着国内“星链计划”(如“鸿雁”“银河”星座)的推进,未来5年将持续获得批量订单;射频收发芯片则绑定“高速跳频宽带数据链”项目,该项目是军方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核心,订单稳定性极强。
根据2025年中报[0],公司总收入2.05亿元,其中军品业务占比约70%(民用业务主要为移动通信与卫星互联网,占比30%)。2024年净利润预减73%-80%(1449-1949万元),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增加(+35%)、信用减值损失计提(+220%)、存货减值准备(+150%)[0],而非军品业务收入下滑。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6.59亿元,占总资产的28.2%,现金流状况良好;应收账款4.62亿元,主要来自军方与大型国企(账期通常为6-12个月),信用风险低。虽然2024年因购置总部研发基地(固定资产投资+120%)导致短期利润承压,但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新品落地→订单增长”的循环,2025年中报净利润已恢复至6232万元(同比增长150%),说明短期波动是战略投入的阶段性结果,不影响军品业务的长期盈利能力。
军品业务的客户主要分为两类:直接客户(军方装备研究院、总装单位)与间接客户(国企配套商,如中电科、航天科技集团)。臻镭科技通过“直销+渠道”模式,已与国内主要军方研究院(如某所、某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其产品进入“军方合格供应商目录”,具备优先供货权。例如,其射频收发芯片已成为某型数字相控阵雷达的“唯一供应商”,订单周期长达5年。
军品订单通常分为“研发定型订单”与“批量生产订单”。研发定型阶段,公司需配合军方完成“样品测试→小批量试产→定型”(周期1-2年),一旦定型,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年订单金额通常在千万级以上)。例如,其2024年推出的“新一代高速ADC/DAC芯片”,在完成某院定型后,2025年获得批量订单,贡献收入约3000万元[0]。这种“定制化+批量采购”的模式,使得订单具备可预期性与稳定性。
根据《中国国防白皮书》,2023年中国国防开支中“装备费”占比已达42.8%,其中“信息化装备”(如通信、雷达、卫星)是投入重点。军品芯片作为“信息化装备的心脏”,需求增速远超传统装备。臻镭科技的军品业务正好契合这一趋势,其射频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是“数字相控阵雷达、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组件,受益于“国防信息化”政策的长期驱动。
军品芯片行业的竞争壁垒极高,需具备“军品资质(如二级保密资质)、技术积累、客户资源”三大条件。目前,国内军品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CR5(前五名)占比约60%,臻镭科技作为“核心供应商”,凭借技术与客户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4年军品收入占比约70%,同比增长5个百分点[0])。这种竞争格局使得公司军品业务抗风险能力强,不易受新进入者冲击。
2024年公司净利润预减73%-80%,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增加(+35%)、信用减值损失计提(+220%)、存货减值准备(+150%)[0]。但这些因素均为短期战略投入:研发投入用于巩固技术壁垒(2024年新增20余款军品芯片研发),资产购置(总部研发基地)用于提升产能与协同效率。短期利润波动不影响军品业务的长期盈利能力。
军品客户的回款周期通常为6-12个月(甚至更长),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高(2025年中报应收账款4.62亿元,占总资产的19.8%[0])。但公司通过“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有效缓解现金流压力,2025年中报货币资金仍保持6.59亿元,现金流状况稳定。
臻镭科技军品业务的稳定性主要来自以下四大支撑:
短期财务波动(如2024年净利润预减)为战略投入的阶段性结果,不影响军品业务的长期稳定性。未来,随着“国防信息化”政策的持续推进与公司技术创新的深化,其军品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成为公司长期价值的核心支撑。
数据来源:
[0] 券商API数据(公司基本信息、2025年中报、2024年业绩预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