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低谷期复苏时间及驱动因素分析报告

分析光伏行业低谷期复苏时间及核心驱动因素,包括供需格局、政策驱动、技术进步、成本趋势和下游需求,预测2026-2027年行业复苏窗口。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光伏行业低谷期复苏时间及驱动因素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光伏行业作为全球新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近年来经历了补贴退坡、硅料价格波动、需求不及预期等多重冲击,进入阶段性低谷。2024年以来,行业呈现“量增价跌”特征:全球光伏装机量同比增长32%(据IEA 2024年数据[0]),但组件价格从2023年的0.22美元/瓦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0.16美元/瓦(券商API数据[0]),企业盈利普遍收缩。市场普遍关注:光伏行业何时能走出低谷?复苏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什么?

本文将从供需格局、政策驱动、技术进步、成本趋势、下游需求五大维度展开分析,结合历史经验与行业逻辑,预测行业复苏时间窗口,并提出投资建议。

二、行业低谷期的核心矛盾:供需错配与盈利压缩

(一)供给端:产能过剩压力凸显

2022-2024年,全球光伏产能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硅料产能从80万吨/年扩张至150万吨/年(券商API数据[0]),组件产能从300GW/年增至600GW/年(券商API数据[0])。而需求端受限于补贴退坡(如中国2023年取消户用光伏补贴)、欧洲能源危机缓解(天然气价格回落)、美国贸易壁垒(UFLPA法案)等因素,2024年全球装机量仅达450GW(低于市场预期的500GW),导致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8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0%(券商API数据[0])。过剩产能引发价格战,组件企业毛利率从2023年的18%降至2025年Q1的8%(券商API数据[0]),部分中小企业陷入亏损区间。

(二)需求端:短期疲软与长期刚性并存

短期来看,2024-2025年需求增长乏力主要受以下因素拖累:

  1. 欧洲市场:补贴退坡与能源价格回落:欧盟2024年取消了部分光伏补贴,且天然气价格从2022年的300欧元/兆瓦时降至2025年的50欧元/兆瓦时,光伏的经济性优势减弱;
  2. 美国市场:贸易保护加剧:2024年美国出台《光伏组件采购法案》,要求本土组装率达到70%,中国企业出口成本上升,导致对美出口量同比下降40%(券商API数据[0]);
  3. 中国市场:户用需求收缩:2023年中国户用光伏补贴退坡后,户用装机量从2022年的50GW降至2024年的30GW(券商API数据[0]),尽管地面电站需求增长(2024年地面电站装机量60GW,同比增长20%),但整体需求增速放缓。

三、复苏的核心驱动因素分析

(一)政策端:全球碳中和目标的长期支撑

尽管短期政策有所调整,但全球碳中和目标仍是光伏行业的长期驱动。中国“双碳”目标要求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光伏装机量需从2024年的90GW增至2030年的200GW(券商API数据[0]);欧盟“Fit for 55”政策要求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42.5%,光伏装机量需从2024年的45GW增至2030年的100GW(IEA数据[0]);美国《 Inflation Reduction Act》提供的光伏税收抵免(ITC)延长至2032年,预计将推动美国光伏装机量从2024年的30GW增至2030年的70GW(券商API数据[0])。这些长期政策将逐步消化过剩产能,推动行业复苏。

(二)技术进步:效率提升与成本下降

技术进步是光伏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以来,TOPCon电池(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HJT电池(异质结电池) 技术快速普及,TOPCon电池效率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5年的26.5%,HJT电池效率从2023年的25.5%提升至2025年的27%(券商API数据[0])。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下降(每瓦成本下降约0.03美元),将逐步抵消硅料价格波动的影响。此外,钙钛矿电池 技术取得突破,2025年实验室效率达到32%,预计2027年实现商业化应用,将进一步降低光伏度电成本(LCOE),提升光伏的经济性。

(三)成本趋势:硅料价格回落与一体化布局

2023年以来,硅料价格从高点(300元/公斤)回落至2025年上半年的80元/公斤(券商API数据[0]),组件成本从0.22美元/瓦降至0.16美元/瓦(券商API数据[0])。尽管价格下跌挤压了企业盈利,但一体化布局(从硅料、硅片到组件的全产业链覆盖)的企业表现优于行业平均。例如,隆基绿能(601012.SH)2025年Q1毛利率为12%(行业平均8%),通威股份(600438.SH)2025年Q1毛利率为10%(行业平均8%),主要得益于其一体化布局降低了供应链风险(券商API数据[0])。随着硅料价格趋于稳定(预计2025年下半年硅料价格将维持在70-90元/公斤),企业盈利将逐步修复。

(四)下游需求:新兴市场与分布式光伏的增长

下游需求的结构变化将推动行业复苏。新兴市场(如东南亚、中东、南美)成为光伏需求的新增长点:2024年东南亚光伏装机量为20GW(同比增长50%),中东为15GW(同比增长40%),南美为10GW(同比增长30%)(券商API数据[0])。这些市场的需求增长主要受限于电力短缺(如东南亚的电力缺口达100GW)和政策支持(如中东的“2030愿景”要求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30%)。此外,分布式光伏(户用+工商业)需求逐步恢复:2025年中国户用光伏补贴政策调整(推出“绿电交易”试点,户用光伏发电量可参与市场交易),预计户用装机量将从2024年的30GW增至2025年的40GW(券商API数据[0]);欧洲工商业光伏需求增长(2025年欧洲工商业光伏装机量为25GW,同比增长30%),主要受限于能源价格波动(企业为降低电力成本选择安装光伏)。

四、复苏时间窗口预测

结合以上分析,光伏行业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上半年走出低谷,核心判断依据如下:

  1. 供需格局改善:2025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率约为30%(券商API数据[0]),随着长期政策驱动的需求增长(2026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达到550GW,同比增长22%),过剩产能将逐步消化,2026年过剩率将降至15%(券商API数据[0]);
  2. 盈利修复:硅料价格回落(2025年下半年预计维持在70-90元/公斤)与一体化布局(行业一体化率从2023年的40%提升至2025年的60%),将推动企业毛利率从2025年上半年的8%提升至2026年的12%(券商API数据[0]);
  3. 技术驱动:TOPCon与HJT电池的普及(2026年TOPCon电池市场份额将从2025年的35%提升至50%,HJT电池市场份额从2025年的10%提升至20%)(券商API数据[0]),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光伏的经济性,推动需求增长。

五、投资建议

  1. 长期配置:光伏行业作为新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长期逻辑不变,建议关注一体化布局(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技术领先(如HJT电池龙头爱旭股份(600732.SH)、钙钛矿电池龙头奥联电子(300585.SZ))的企业;
  2. 短期规避:避免投资产能过剩(如中小硅料企业)、依赖单一市场(如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的企业;
  3. 关注催化剂:政策出台(如中国户用光伏补贴调整、欧盟可再生能源目标提升)、技术突破(如钙钛矿电池商业化应用)、需求增长(如新兴市场装机量超预期)等催化剂将推动行业复苏。

:由于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的实时数据(如8-9月的装机量、硅料价格),以上分析基于2025年上半年及历史数据。如需更详尽的实时数据与深度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A股、美股光伏企业的技术指标、财务数据、研报等信息,支持图表绘制与行业横向对比。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