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险市场空间分析:2030年或达3万亿元

本报告分析中国养老险市场潜力,涵盖人口老龄化、政策支持、经济基础及需求升级四大因素,预测2030年商业养老险规模或达3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将成增长核心。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中国养老险市场空间分析报告

一、引言

养老险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金融工具,其市场空间取决于人口结构变迁、政策支持力度、经济基础支撑及需求端升级四大核心因素。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社保基金压力加大+居民养老意识觉醒”的叠加期,商业养老险(尤其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弥补养老保障缺口的关键力量。本报告从人口驱动、政策催化、经济基础、市场现状及国际对比五大维度,系统分析中国养老险市场的潜在空间。

二、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催生刚性需求

人口老龄化是养老险需求的底层驱动因素。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80亿,占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人口达2.09亿,占比14.9%(均已超过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60岁以上占比≥10%或65岁以上≥7%)。更严峻的是,中国老龄化增速远超发达国家——从1982年65岁以上占比5.6%到2023年14.9%,仅用41年;而美国从5.6%到14.9%用了70年(1950-2020年),日本用了30年(1970-2000年)。

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预测,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30年达到25%,2050年升至35%(见图1)。老龄化的“速度快、规模大”特征,导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加剧(2023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8万亿元,支出4.5万亿元,结余率降至6.25%,较2019年的15.3%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商业养老险作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补充,需求将持续刚性增长。

三、政策催化:第三支柱制度完善释放潜力

政策是养老险市场扩张的核心催化剂,尤其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进。2022年11月,中国正式启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允许参保人每年缴纳不超过12000元(2024年提高至15000元),享受税收递延优惠(缴费环节税前扣除,投资环节暂不征税,领取环节按3%税率征税)。截至2023年末,个人养老金参保人数达4200万,缴费规模1600亿元(银保监会数据),但渗透率(参保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比重)仅约5%,远低于美国IRA(个人退休账户)的45%(2023年ICI数据)。

2024年,政策进一步加码:扩大个人养老金覆盖范围(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纳入)、丰富产品供给(允许保险公司推出“养老年金+长期护理”组合产品)、提高税收优惠力度(拟将扣除限额从15000元提高至20000元)。这些政策将直接提升居民参与意愿,推动第三支柱规模快速扩张。

四、经济基础: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储蓄率支撑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商业养老险消费的前提。2023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同比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连续10年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中国居民储蓄率(居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约45%(2023年),远高于美国(18%)、日本(28%)等发达国家,具备充足的资金用于养老规划。

从消费结构看,居民对“品质养老”的需求升级——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追求“医疗保障、休闲娱乐、长期护理”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商业养老险(如养老年金险、长期护理险)的“长期锁定、稳定回报、附加服务”特征,契合这一需求升级趋势。

五、市场现状:渗透率低,增长空间大

1. 商业养老险保费规模

2023年,中国商业养老险(包括年金险、寿险中的养老责任、长期护理险)保费收入约8000亿元,同比增长12%(银保监会数据)。但渗透率(商业养老险保费占GDP比重)仅约0.6%,远低于美国(3.5%)、日本(2.8%)、英国(2.1%)等发达国家(见图2)。若按美国的渗透率计算,中国商业养老险保费规模应达到约2.3万亿元(2023年GDP 121万亿元×3.5%),是当前规模的2.8倍。

2. 第三支柱占比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呈现“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占比过高(约70%)、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占比偏低(约20%)、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占比极低(约10%)”的失衡结构。而美国第三支柱(IRA)占比达35%(2023年ICI数据),日本第三支柱占比达25%(2022年厚生劳动省数据)。中国第三支柱占比若提升至20%,则规模将达到约1.6万亿元(按2023年商业养老险保费8000亿元计算),增长空间达100%。

六、未来空间预测:2030年或达3万亿元

基于人口老龄化增速、政策支持力度、经济增长预期三大变量,采用“渗透率法”预测未来商业养老险市场空间:

  • 基准情景:假设2030年商业养老险渗透率达到日本当前水平(2.8%),GDP按6%增速增长(2023-2030年),则2030年商业养老险保费收入将达到约3万亿元(2030年GDP预计160万亿元×2.8%),是2023年的3.75倍。
  • 乐观情景:若政策进一步加大税收优惠(如扣除限额提高至20000元),第三支柱占比提升至25%,则2030年第三支柱规模将达到约7500亿元(3万亿元×25%),是2023年的4.6倍。

七、结论与展望

中国养老险市场空间巨大、潜力未释放,核心逻辑如下:

  1. 人口驱动:老龄化加剧导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压力加大,商业养老险成为必要补充;
  2. 政策催化: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完善(税收优惠、产品丰富)将提升居民参与意愿;
  3. 经济支撑:可支配收入增长与高储蓄率为商业养老险消费提供资金基础;
  4. 需求升级:从“基本保障”到“品质养老”的需求变化,推动商业养老险产品创新(如长期护理险、养老社区联动产品)。

未来10年,中国商业养老险市场将保持15%-20%的年均增速,其中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将成为增长核心(年均增速或超25%)。对于保险公司而言,需聚焦**产品创新(如定制化养老年金、长期护理险)、渠道拓展(如线上化服务、与银行合作)、客户教育(如养老规划知识普及)**三大方向,抢占市场先机。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银保监会、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ICI(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等机构公开资料。)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