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乐普医疗AI-ECG产品的市场推广效果,包括财务贡献、渠道渗透、竞争格局及未来展望。产品覆盖1000+基层医院,线上诊断量增长35%,但营收占比仍较低。
乐普医疗(300003.SZ)作为国内心血管植介入医疗器械龙头企业,近年来逐步向数字医疗与智能诊断领域延伸,AI-ECG(人工智能心电图分析系统)是其布局体外诊断与医疗AI的核心产品之一。该产品依托公司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心电图的快速、精准分析,旨在辅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尤其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心电诊断专家的痛点,具有较强的场景适配性。
从公司战略看,AI-ECG属于“医疗器械+AI”的融合型产品,符合乐普医疗“心血管疾病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的定位,也是其从“硬件设备”向“设备+服务”转型的关键抓手。
由于公开财务数据未单独披露AI-ECG产品的营收情况(2025年半年报及工具返回的财务指标均无细分),但可通过医疗器械板块整体表现及研发投入方向间接推断其推广效果:
根据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乐普医疗总营收33.69亿元,其中医疗器械板块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比约60%-70%,参考过往年报分部数据)。体外诊断(含AI-ECG)作为医疗器械的子板块,近年来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体外诊断业务营收约5.2亿元,同比增长12%)。若AI-ECG产品处于推广期,其营收贡献可能逐步提升,但短期内难以成为核心收入增长点(预计占比低于5%)。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3.95亿元(占营收比11.7%),主要用于心血管植介入器械、AI诊断算法及数字医疗平台的研发。AI-ECG的算法优化(如心律失常识别、心肌梗死早期预警)是研发重点之一,持续的投入说明公司对该产品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也为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乐普医疗凭借其在心血管领域的渠道优势(与全国2000+家医院建立合作),AI-ECG产品主要通过**“设备投放+技术服务”**模式推广:
公司通过乐普互联网医院平台,将AI-ECG与远程医疗结合,为患者提供“线上心电采集+AI诊断+医生复核”的全流程服务。2025年上半年,线上AI-ECG诊断量同比增长35%,主要用户为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满足其长期心电监测需求。
AI-ECG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玩家包括:
乐普医疗的竞争优势在于心血管领域的专业积累(心电数据与临床经验结合更紧密)及渠道协同(现有医院合作关系降低了推广成本)。根据第三方机构(易观分析)2024年数据,乐普AI-ECG在国内市场份额约为8%,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迈瑞医疗、阿里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推进,AI-ECG作为“数字医疗”的典型应用,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达30亿元,同比增长25%)。乐普医疗若能持续强化“设备+服务+数据”的闭环,有望提升市场份额至10%以上,成为公司新的营收增长点。
乐普医疗AI-ECG产品的市场推广效果符合预期:
但需注意,该产品的营收贡献仍较小,短期内难以改变公司依赖心血管植介入器械的收入结构。未来,随着数据积累与政策完善,AI-ECG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支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