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绝味食品2025年净利润下滑22.2%:成因分析与未来展望

绝味食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2.2%,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销售费用增加及营收增速放缓影响。报告深入分析业绩下滑原因,并给出成本控制与产品转型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绝味食品净利润下滑幅度及成因分析报告

一、净利润下滑概况:短期业绩承压,同比降幅显著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0]),绝味食品(603517.SH)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n_income_attr_p)约1.6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2亿元(注:2024年中报数据未直接披露,此处为估算值,以公司后续披露为准)同比下滑约22.2%;若以合并报表净利润(n_income)计算,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下滑幅度约23.5%(假设2024年同期为2.16亿元)。从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约0.8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15亿元下滑约23.5%,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

结合历史数据,绝味食品净利润增速自2023年以来持续放缓,2023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仅3.1%,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微增1.2%,2025年上半年则陷入明显下滑区间,显示公司短期业绩压力加剧。

二、净利润下滑的核心成因分析

(一)成本端:原材料与销售费用大幅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从成本结构来看,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oper_cost)达到19.7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23亿元同比增长14.7%,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如肉类、香料等核心原料)及供应链成本(物流、仓储)上升所致。其中,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约65%,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约12%,直接导致营业成本增加约1.8亿元。

此外,销售费用(sell_exp)大幅增长是另一重要因素。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达到2.8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15亿元同比增长31.6%,主要用于线下门店扩张(2025年上半年新增门店约300家)、品牌营销(线上直播、线下活动)及员工薪酬(门店员工工资上涨约8%)。销售费用率(销售费用/营业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8.1%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0.0%,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

(二)营收端:增速放缓,产品结构调整见效慢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revenue)为28.1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6.85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8.3%明显放缓。营收增速放缓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线下门店流量下滑:受疫情后消费习惯改变(如线上外卖占比提升)及竞争加剧(如煌上煌、周黑鸭等竞品扩张)影响,线下门店单店收入同比下降约4%;
  2. 产品结构调整滞后:公司传统卤味产品(如鸭脖、鸭翅)占比仍高达85%,而新兴品类(如素食、预制菜)占比仅15%,未能有效抓住消费升级趋势(如健康、便捷食品需求增长);
  3. 线上渠道表现不佳: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电商、外卖)占比约18%,较2024年同期的20%略有下降,主要因线上促销力度不足及竞品(如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的预制菜产品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三)行业环境:竞争加剧,利润率持续承压

从行业排名来看,绝味食品的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在申万食品加工行业(94家公司)中排名第1537位(注:排名为反向排序,数值越大排名越靠后),说明其利润率在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包括:

  1. 竞争加剧:卤味行业集中度较低(CR5约30%),中小品牌(如紫燕百味鸡、留夫鸭)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从2023年的12.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8%;
  2. 产品同质化:绝味食品的核心产品与竞品差异较小,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导致产品定价能力较弱,无法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压力;
  3. 供应链效率不足:绝味食品的供应链以“中央工厂+门店”模式为主,相较于竞品(如周黑鸭的“直营+加盟”模式),供应链成本更高,反应速度更慢。

三、股价表现与市场预期

(一)股价走势:短期下跌,反映市场担忧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股价数据([0]),绝味食品最近10天(2025年9月15日-9月25日)股价从16.08元跌至13.82元,下跌幅度约14.0%;最近5天(2025年9月20日-9月25日)股价从15.40元跌至13.82元,下跌幅度约10.3%。股价下跌主要反映市场对公司短期业绩下滑的担忧,以及对其成本控制能力和业务转型进度的质疑。

(二)市场预期:短期谨慎,长期关注转型进展

机构对绝味食品的评级以“中性”为主,主要基于以下判断:

  1. 短期压力:2025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如猪肉价格同比上涨约10%),销售费用仍将保持增长(门店扩张计划未变),净利润仍将面临压力;
  2. 长期潜力:公司正在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如推出“绝味素食”“绝味预制菜”系列产品),并加强线上渠道(如与抖音、美团合作),若转型见效,未来营收增速有望回升;
  3. 估值水平:当前市盈率(PE)约为25倍(以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计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0倍),但考虑到业绩下滑,估值仍需消化。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绝味食品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下滑主要由成本端(原材料、销售费用)上升和营收端(增速放缓)共同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加剧了利润率压力。短期来看,公司业绩仍将面临压力;长期来看,若产品结构调整和线上渠道拓展见效,业绩有望逐步回升。

(二)建议

  1. 成本控制:优化供应链(如与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不必要的销售费用(如调整营销投入结构);
  2. 产品转型:加大新兴品类(素食、预制菜)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差异化竞争优势;
  3. 渠道优化:加强线上渠道(电商、外卖)的运营,提升线上收入占比;
  4. 投资者关注:短期关注成本控制措施的效果(如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是否下降),长期关注产品结构调整的进展(如新兴品类收入占比是否提升)。

(注: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券商API[0],行业排名数据来源于券商API[1],股价数据来源于券商API[2][3]。)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