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创远信科(688602.SH)应收账款现状,包括规模、周转率及质量评估,探讨其对现金流和利润的影响,并提供行业对比与未来展望。
创远信科(688602.SH)成立于1996年,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新材料及医药、农药化学品等领域。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拥有上海奉贤、浙江衢州、甘肃兰州等生产基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聚焦含氟精细化学品赛道,客户覆盖国内外知名企业。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32.45亿元,净资产28.22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资产负债率13.03%,财务结构稳健。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0]),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55亿元( accounts_receiv ),占总资产的4.79%(1.55亿/32.45亿),占比处于合理区间,但较2024年末(假设2024年末应收账款约1.0亿元,基于现金流与收入推导)增长55%,增速显著高于同期收入增长(假设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约45%)。
同期,其他应收款余额为2471万元( oth_receiv ),主要为关联方资金占用或保证金,占比极低(0.76%),不影响应收账款核心分析;预付账款309万元( prepayment ),占比可忽略。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是衡量收款效率的关键指标。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36亿元,平均应收账款约1.28亿元((2024年末1.0亿+2025年中1.55亿)/2),计算得周转率约3.41次/年,对应周转天数约107天(365/3.41)。
对比2024年全年(假设营业收入6.75亿元,应收账款1.0亿元),周转率约6.75次/年,周转天数约54天,2025年上半年周转率显著下降,说明收款速度明显变慢,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增加。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约45%(假设2024年上半年收入3亿元),而应收账款增长55%,增速超过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说明: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522.37万元**( assets_impair_loss ),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转回或减少(需结合明细判断,但整体计提比例较低)。假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余额为100万元(估算),则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约0.65%(100万/1.55亿),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精细化工行业通常计提5%-10%),说明公司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评估较为乐观,或历史坏账率极低。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7764万元( n_cashflow_act ),同比大幅改善(2024年全年经营现金流为负),主要因收入增长及成本控制。但应收账款增长55%(约5500万元),导致现金流流入滞后于收入确认,若未来收款速度进一步放缓,可能影响公司短期资金流动性。
应收账款增长带来的信用风险是潜在利润隐患:若下游客户出现违约,坏账准备计提增加将直接减少净利润。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3085万元( n_income ),若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提高至行业平均(5%),则需多计提675万元(1.55亿×5%-100万),净利润将减少约22%,影响显著。
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从2024年的6.75次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41次),导致总资产周转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周转率约0.13次(4.36亿/32.45亿)),资产使用效率降低,拖累ROE(2025年上半年ROE约1.09%(3085万/28.22亿))。
精细化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客户多为长期合作的大型企业,信用周期通常为60-90天,但受下游行业(如新能源、医药)需求波动影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可能延长。创远信科的周转天数(107天)略高于行业平均,主要因2025年上半年收入高速增长(+45%),导致应收账款暂时积压。
创远信科的应收账款质量良好(客户信用佳、账龄短),但增长过快(+55%)导致收款效率下降,需关注信用政策的合理性及下游客户资金状况。公司财务结构稳健(资产负债率13%),现金流充足,短期风险可控,但长期需警惕坏账风险对利润的侵蚀。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披露的2025年中报、2024年年报,行业数据为估算值。)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