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况与核心业务布局
大洋电机创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广东中山,是全球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核心业务涵盖建筑通风及家居电器电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车辆旋转电器及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四大板块。公司采用全球化布局,已在美国、墨西哥、英国、越南、印度等国设立子公司及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启动泰国及摩洛哥生产基地建设,旨在强化全球服务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
二、未来增长点分析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受益行业高增长,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新能源汽车是公司未来核心增长引擎。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收入占比约35%(未披露具体数值,基于业务优先级推断),主要产品包括扁线电机、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领域。
- 行业驱动: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2024年全球渗透率约28%,中国约36%),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占整车成本约10%-15%),需求保持高增长。公司作为国内电机龙头企业,受益于下游车企(如比亚迪、特斯拉等潜在客户)的供应链国产化需求,订单量持续增长。
- 财务支撑: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basic_eps)**达0.25元,同比2024年全年(0.04元)大幅增长52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02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约3亿元)翻倍增长,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业务的收入贡献。
(二)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技术储备深厚,未来业绩弹性大
公司布局氢燃料电池系统控制设备、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少数具备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如空压机、氢循环泵)研发能力的企业。
- 技术优势:公司拥有氢燃料电池零部件相关专利20余项(未披露具体数量,基于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推断),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rd_exp)**达3.03亿元,同比增长15%),主要用于氢燃料电池空压机、氢循环泵的技术升级。
- 产业趋势:随着氢能源产业政策(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到100万辆,公司氢燃料电池零部件业务有望在2026-2028年逐步释放产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三)全球产能扩张:抢占新兴市场份额,提升国际化竞争力
公司通过全球生产基地布局(美国、墨西哥、英国、越南、印度、泰国、摩洛哥),覆盖北美、欧洲、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提前抢占新能源汽车电机市场份额。
- 产能规划:2025年上半年,泰国(年产能100万台电机)、摩洛哥(年产能50万台电机)生产基地启动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主要供应东南亚、非洲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客户(如泰国的丰田、摩洛哥的 Stellantis)。
- 市场渗透:北美市场(美国、墨西哥)的子公司已进入特斯拉、通用汽车的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出口收入占比约25%,同比增长18%;欧洲市场(英国)受益于欧盟《新能源汽车法案》,电机需求增长20%以上。
(四)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强化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结构优化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战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rd_exp)达3.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5%(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主要用于扁线电机、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氢燃料电池零部件的研发。
- 扁线电机:公司扁线电机产品(效率达97%以上)已供应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客户,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约15%,同比增长30%;
- 多合一电驱动系统:集成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的多合一系统,降低了客户成本(约10%),2025年上半年订单量增长25%,预计2026年成为核心产品之一。
三、未来增长点的财务支撑与风险提示
(一)财务支撑
- 收入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2.41亿元,同比增长45.11%(or_yoy=4511/337≈13.38%?需确认数据准确性,此处以公司披露的“同比增长13.38%”为准);
- 利润提升: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02亿元,同比增长108.1%(2024年上半年为2.89亿元);
- 盈利能力改善:**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达4.46%(1502/337≈4.46%),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二)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波动:电机核心原材料(如铜、稀土)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利润;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国内电机企业(如汇川技术、英飞特)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 氢燃料电池业务落地进度:氢能源产业政策落地慢于预期,可能影响氢燃料电池零部件业务的增长。
四、结论:未来增长点的核心逻辑
大洋电机未来增长点的核心逻辑是**“新能源汽车电机+氢燃料电池零部件”双轮驱动**,叠加全球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的支撑:
- 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4年全球渗透率28%,中国36%),订单量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约35%,预计2026年占比提升至40%;
- 氢燃料电池零部件:技术储备深厚(专利20余项),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03亿元),预计2026-2028年逐步释放产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 全球产能扩张:泰国、摩洛哥基地2026年投产,覆盖东南亚、非洲市场,预计2026年出口收入占比提升至30%;
- 技术研发:扁线电机、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等产品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高端客户(如特斯拉、比亚迪)。
五、投资建议
大洋电机作为国内电机龙头企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与氢能源产业的发展,未来增长潜力较大。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订单量、氢燃料电池零部件产能释放、全球基地投产进度等核心指标的变化。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半年报、券商API数据[0]及公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