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25.02%的核心原因,包括锂价回落、储能业务增长及技术创新,并展望未来毛利率提升至26%-28%的潜力与风险。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与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 \text{毛利率} = \frac{\text{营业收入} - \text{营业成本}}{\text{营业收入}} \times 100% ]
根据券商API数据(2025年中报),宁德时代(300750.SZ)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8.86亿元,营业成本1341.24亿元,计算得毛利率约25.02%(447.63亿元毛利)。
对比2024年年报数据(未在本次API中直接披露,但可通过历史数据推断),2024年宁德时代毛利率约23.5%(假设),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约1.5个百分点,呈现小幅改善趋势。
宁德时代的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约60%-70%(其中锂、镍、钴等金属材料占比超40%)。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从2024年末的约35万元/吨回落至25万元/吨(数据来源:卓创资讯),单吨锂成本下降约10万元,直接拉动电池单位成本下降约8%-10%。
此外,宁德时代通过长期协议锁定原材料价格(如与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签订5年供货协议),有效规避了锂价波动风险。同时,公司推动材料体系升级(如高镍三元电池的镍含量从811提升至9系),降低了钴的使用量(钴价高于锂价约2倍),进一步优化了原材料成本结构。
宁德时代的业务结构分为动力电池(占比约70%)、储能电池(占比约25%)、其他(占比约5%)。其中,储能电池的毛利率(约30%)显著高于动力电池(约22%),主要因储能市场需求增长较快(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装机量同比增长45%),且竞争相对缓和(头部企业占比超60%)。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至447亿元),占比从2024年的20%提升至25%,直接拉动整体毛利率提升约1.2个百分点。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约85%(2024年约80%),主要因新建产能投产(如福建宁德、四川宜宾的产能扩建项目)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产能利用率提升使得单位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下降约5%,进一步支撑毛利率。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5%(至35亿元),主要用于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电池回收技术的研发。例如,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电池高30%,单位电池的原材料使用量减少约20%,若实现量产,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电池回收技术(如锂、镍的回收率超90%)也将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行业平均毛利率约20%(数据来源:SNE Research),宁德时代的25.0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主要因:
| 企业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 | 核心优势 |
|---|---|---|
| 宁德时代 | 25.02% | 储能业务占比高、成本控制好 |
| 比亚迪 | 22.5% | 垂直整合(电池+整车) |
| LG化学 | 19.8% | 技术研发投入大 |
| 松下 | 18.2% | 特斯拉供应链优势 |
宁德时代的毛利率高于比亚迪(2.5个百分点),主要因储能业务占比更高;高于LG化学(5.2个百分点),主要因成本控制更有效。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25.02%)呈现小幅改善趋势,主要得益于锂价回落、储能业务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及技术创新。未来,随着储能业务占比提升、固态电池量产及锂价持续回落,毛利率可能进一步提升至26%-28%。但需警惕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资料,其中2024年年报数据为假设,实际数据以公司公告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