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立讯精密估值分析:PE、PB、PS及DCF模型全面解读

深度分析立讯精密(002475.SZ)2025年估值水平,涵盖PE、PB、PS相对估值及DCF绝对估值模型,对比行业数据,揭示消费电子龙头估值驱动因素与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立讯精密(002475.SZ)估值水平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成立于2004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主营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三大领域,产品包括连接器、无线耳机、智能座舱、光模块等,客户涵盖苹果、华为、特斯拉等全球知名企业。截至2025年中报,公司总资产2443.55亿元,总股本72.51亿股,员工总数27.81万人。

二、相对估值分析(2025年上半年数据)

相对估值是市场最常用的估值方法,通过将公司核心财务指标与股价对比,反映市场对公司价值的预期。以下是立讯精密的关键相对估值指标:

1. 市盈率(PE):32-34倍

  • 计算逻辑:PE = 最新股价 / 每股收益(EPS)
    • 2025年中报EPS:0.92元(净利润72.98亿元);
    • 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净利润108.9-113.4亿元(同比增长20%-25%);
    • 全年净利润预计:假设四季度业绩与三季度持平,全年净利润约144.8-153.8亿元;
    • 全年EPS:144.8亿元/72.51亿股≈2.00元,153.8亿元/72.51亿股≈2.12元;
    • 最新股价(2025年9月26日):68.74元;
    • PE区间:68.74/2.12≈32.42倍(下限),68.74/2.00≈34.37倍(上限)。

2. 市净率(PB):约4.27倍

  • 计算逻辑:PB = 最新股价 / 每股净资产(BVPS)
    • 2025年中报股东权益(不含少数股东权益):1168.97亿元(总资产2443.55亿元 - 总负债1274.58亿元);
    • 每股净资产(BVPS):1168.97亿元/72.51亿股≈16.12元;
    • PB:68.74/16.12≈4.27倍。

3. 市销率(PS):约2.00倍

  • 计算逻辑:PS = 最新股价 / 每股营收
    • 2025年中报营收:1245.03亿元;
    • 全年营收预计:1245.03亿元×2=2490.06亿元;
    • 每股营收:2490.06亿元/72.51亿股≈34.34元;
    • PS:68.74/34.34≈2.00倍。

三、行业对比分析

立讯精密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同花顺分类:电子-电子制造-连接器),其估值水平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

  • 行业平均PE:2025年电子行业平均PE约25-30倍(数据来源:券商API);
  • 立讯PE溢价:立讯PE(32-34倍)高于行业平均,主要因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具备更强的增长性和抗周期性(如消费电子领域的苹果核心供应商地位、汽车电子领域的新能源布局);
  • 行业平均PB:电子行业平均PB约3-3.5倍,立讯PB(4.27倍)高于行业平均,反映市场对其资产质量(如技术专利、产能布局)的溢价认可;
  • 行业平均PS:电子行业平均PS约1.5-1.8倍,立讯PS(2.00倍)略高,因公司营收规模大且增长稳定(2025年中报营收同比增长18.6%)。

四、绝对估值分析(DCF模型)

绝对估值通过预测未来现金流并折现,反映公司内在价值。以下是立讯精密的DCF模型假设及结果:

  • 核心假设
    • 未来5年增长率:25%(基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三大领域的增长预期);
    • 永续增长率:3%(行业成熟后的稳定增长);
    • 折现率:10%(综合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
  • 现金流预测(单位:亿元):
    年份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永续)
    净利润 150 187.5 234.38 292.97 366.21 377.20
  • 折现计算
    • 2026年现金流现值:187.5/1.1≈170.45亿元;
    • 2027年现金流现值:234.38/1.1²≈193.70亿元;
    • 2028年现金流现值:292.97/1.1³≈194.74亿元;
    • 2029年现金流现值:366.21/1.1⁴≈212.44亿元;
    • 2030年及以后永续现金流现值:377.20/(0.1-0.03)/1.1⁴≈3126.08亿元;
  • 内在价值:总现值≈3126.08+212.44+194.74+193.70+170.45≈3897.41亿元;
  • 每股内在价值:3897.41亿元/72.51亿股≈53.75元;
  • 结论:当前股价(68.74元)略高于DCF内在价值,主要因市场对其未来增长预期更高(如2026年增长率超25%)。

五、估值驱动因素与风险

1. 估值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龙头地位:立讯是苹果iPhone、AirPods的核心供应商,2025年苹果iPhone 16销量增长(预计同比增长12%)带动公司消费电子营收增长;
  • 汽车电子布局:公司通过收购奇瑞新能源,进入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领域,2025年汽车电子营收占比预计提升至15%(2024年为10%);
  • 通讯设备增长:5G基站建设、光模块需求增长,立讯的高速连接器、光模块产品受益,2025年通讯设备营收同比增长22%;
  • 技术创新: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5%(2025年中报研发投入31.56亿元),在连接器、无线充电等领域拥有核心专利(累计专利超1.2万件)。

2. 估值风险

  • 消费电子周期性:苹果销量下滑(如2026年iPhone 17创新不足)会影响公司消费电子营收;
  • 汽车电子竞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
  • 原材料价格上涨:铜、铝等原材料价格上涨(2025年铜价同比上涨8%)会增加公司成本;
  • 汇率风险: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超30%(如越南、墨西哥产能),美元贬值(2025年美元兑人民币贬值5%)会影响利润。

六、估值结论

立讯精密的估值水平处于行业中等偏上,主要支撑因素包括:

  • 相对估值:PE(32-34倍)、PB(4.27倍)、PS(2.00倍)高于行业平均,因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增长性和多元化布局;
  • 绝对估值:DCF模型显示当前股价略高于内在价值,但市场对其未来3年25%的增长率预期支撑了当前估值;
  • 长期逻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三大领域的协同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带来的护城河,使得立讯精密的估值具备长期支撑。

综上,立讯精密的估值合理偏贵,适合长期价值投资者关注,短期需注意消费电子行业的周期性风险。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