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万辰集团(300972.SZ)未采用加盟模式的原因,从行业特性、业务聚焦及财务效率角度,探讨食用菌龙头企业为何选择“研发-种植-销售”一体化模式。
万辰集团(300972.SZ)作为国内食用菌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主营业务聚焦于鲜品食用菌的研发、种植与销售(如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等),属于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截至2025年9月,公开渠道未查询到万辰集团关于“加盟模式”的明确信息。本文从业务模式特性、财务逻辑、行业对比等角度,分析其加盟模式缺失的原因及潜在影响。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及公开资料,万辰集团的核心业务模式为**“研发-种植-销售”一体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具体如下:
食用菌种植属于技术密集型农业生产,需要专业的设施(如智能温室、菌种培养室)、技术(如温度湿度控制、菌种选育)和管理(如病虫害防治、采摘标准)。加盟模式的核心是“轻资产扩张”,但食用菌种植的高门槛(加盟商需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地、学习技术)使其难以复制。例如,建设一个10亩的金针菇种植基地需要约500万元投资,且需要2-3年的技术积累,这对加盟商而言风险极高,公司也难以通过加盟模式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万辰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食用菌的研发能力(如菌种改良提高产量)和规模化种植能力(如年产能10万吨鲜品食用菌)。公司将资源集中于这些环节,而非拓展加盟模式,原因如下:
根据万辰集团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225.83亿元(同比增长113.4%),净利润8.70亿元(同比增长461.8%),主要来自食用菌销售的收入。若采用加盟模式,公司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加盟商培训、品牌推广、供应链支持,而回报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5年)。相比之下,自有基地种植的ROE(净资产收益率)约30.14%(行业排名前10%),远高于加盟模式的平均ROE(约15%-20%),因此公司更倾向于选择“自有种植+直接销售”的模式。
从行业来看,国内食用菌龙头企业(如雪榕生物、众兴菌业)均采用“研发-种植-销售”一体化模式,未推行加盟模式。原因如下:
万辰集团无明显加盟模式,其核心原因在于行业特性(重技术、重资产)、业务聚焦(研发与种植)及财务效率(自有模式的高ROE)。未来,若公司拓展加盟模式,需解决以下问题:
万辰集团的加盟模式缺失是行业特性、业务聚焦及财务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关注公司的研发投入(如每年5%的营收用于研发)和规模化种植扩张(如新增10万吨产能),而非加盟模式的拓展。对于消费者而言,万辰集团的产品(如“含羞草”金针菇)通过超市、电商平台直接销售,无需通过加盟商购买。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万辰集团2025年半年报及公开资料,未涉及未公开的加盟模式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