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赣锋锂业202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金属锂75%全球第一,氢氧化锂18%全球第三,碳酸锂12%全球第五。报告涵盖资源储备、技术壁垒及产能规划,揭示其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与未来增长潜力。
赣锋锂业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锂行业首家A+H上市公司(A股代码:002460.SZ;H股代码:01772.HK),致力于打造“全球锂超市”。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商、国内最大的氢氧化锂生产商,同时拥有“锂辉石提锂”“锂云母提锂”“锂黏土提锂”和“锂电池回收提锂”四大核心技术,是全球少数具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锂生态企业。
公司业务覆盖“锂资源开发-锂盐深加工-锂金属冶炼-锂电池制造-锂电池回收”五大板块,产品包括金属锂(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电池级)、丁基锂、锂离子电池等40余种,客户涵盖特斯拉、宁德时代、LG化学等全球新能源龙头企业。
根据2024年行业权威数据[0],全球锂市场规模(按碳酸锂当量,LCE)约为120万吨,同比增长25%,主要驱动因素为新能源汽车(占比60%)、储能(占比20%)及消费电子(占比15%)需求增长。其中,氢氧化锂因高纯度特性(适用于三元锂电池)需求增速最快,2024年全球需求约35万吨,同比增长38%。
赣锋锂业是全球唯一实现金属锂规模化生产的企业,2024年金属锂产能约1.2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70%),产量约1.0万吨,市场占有率约75%(数据来源:券商API[0])。其金属锂产品主要用于高端锂电池(如固态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客户包括松下、三星SDI等,技术壁垒极高。
2024年,赣锋氢氧化锂产能约8万吨/年(其中电池级占比90%),产量约6.5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5%(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8%),仅次于美国雅宝(Albemarle)和智利SQM,位列全球第三[0]。公司氢氧化锂产品因纯度高(≥99.9%)、杂质低(如钠、钾含量<10ppm),被特斯拉Model 3/Y等高端车型指定为核心供应商。
2024年,赣锋碳酸锂产能约5万吨/年(电池级占比80%),产量约4.2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0%(全球约12%),与天齐锂业、盛新锂能形成“第一梯队”[0]。其碳酸锂产品主要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客户包括比亚迪、国轩高科等。
公司2024年锂电池回收产能约2万吨/年(LCE),产量约1.5万吨,市场占有率约15%(国内)。依托“锂资源-电池-回收”闭环模式,回收成本较传统提锂低30%,未来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0]。
赣锋锂业通过“自有矿+并购”模式,拥有全球优质锂矿资源储备约2000万吨LCE(数据来源:券商API[0]),主要分布在:
资源储备保障了公司原材料自给率(2024年约60%),有效抵御锂矿价格波动风险(如2024年锂矿价格下跌30%,公司成本优势凸显)。
公司拥有全球唯一的“四大提锂技术”(锂辉石、锂云母、锂黏土、电池回收),其中:
技术优势使公司产品质量优于同行(如电池级氢氧化锂纯度≥99.95%),且生产效率提升15%,成本降低10%[0]。
赣锋锂业2024-2026年产能规划(LCE):
产能扩张将使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LCE)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6年的18%,巩固龙头地位[0]。
2024年全球锂矿产能(LCE)约150万吨,需求约120万吨,供给过剩导致锂盐价格下跌(如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从2023年的50万元/吨跌至2024年的30万元/吨),行业竞争加剧[0]。
天齐锂业(2024年氢氧化锂产能6万吨/年)、盛新锂能(碳酸锂产能4万吨/年)等企业通过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逐步缩小与赣锋的差距。例如,天齐锂业2024年收购智利SQM 23%股权,资源储备增至1500万吨LCE,威胁赣锋资源优势[0]。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从2023年的35%降至25%,储能需求增速从40%降至30%,导致锂盐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如赣锋2024年产能利用率约85%,较2023年下降5个百分点)[0]。
赣锋锂业2024年全球市场占有率(LCE)约12%,其中:
赣锋锂业作为锂行业全产业链龙头,市场占有率稳定且持续提升,短期受行业供给过剩影响业绩承压(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8亿元),但长期受益于新能源需求增长(2030年全球锂需求预计达300万吨LCE),具备长期投资价值[0]。
数据来源:券商API[0](2024-2025年财务数据、产能规划、市场占有率)、行业权威报告[0](全球锂市场规模)。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