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金科股份2025上半年销售回款19.51亿元现状,剖析交付量下滑、债务重整及行业下行影响,展望保交付政策与转型升级带来的回款复苏路径。
金科股份作为国内老牌房地产企业,其销售回款能力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效率、资金流动性及市场竞争力。本文基于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结合企业重整背景,从销售回款规模与结构、影响因素、财务联动效应及未来展望四大维度,对其销售回款情况进行深度分析。
根据现金流量表数据[0],2025年上半年金科股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下简称“销售回款”)为19.51亿元(1,950,754,572.36元)。该指标是销售回款的直接体现,反映了企业通过销售房地产项目实际收到的现金流入。
根据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0],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0-45亿元,主要原因是“房地产项目交付量减少,整体结转收入和毛利率下降”。交付量减少直接导致确认收入规模收缩(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23.63亿元,较2020年全年878亿元下降97%),进而拉低销售回款。同时,毛利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10.49%,即收入23.63亿元、成本26.11亿元)导致项目盈利性恶化,客户支付意愿减弱。
2025年以来,公司及核心子公司重庆金科进入重整计划执行阶段,主要推进以下工作:
2024-2025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购房者信心不足,新增认购量大幅下滑。金科股份作为区域龙头企业,虽在西南地区仍有一定市场份额,但受市场环境影响,新增合同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约15亿元)较2020年同期(约200亿元)下降92.5%,直接导致预收款项及销售回款收缩。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9亿元**(即销售回款19.51亿元不足以覆盖经营支出25亿元),主要用于支付供应商货款(6.99亿元)、员工工资(3.46亿元)及税费(0.55亿元)。现金流为负导致企业不得不依赖筹资活动(如借款26.64亿元)维持运营,进一步推高财务费用(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2.59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40%)。
2025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574亿元(其中短期借款50.36亿元、应付账款303.66亿元),而流动资产仅1378亿元(其中可快速变现的货币资金37.96亿元)。销售回款下滑导致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降至2.4(2020年为3.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降至0.25(2020年为0.5),短期偿债风险显著上升。
截至2025年8月,公司已完成10家子公司股权转让(涉及资产规模约50亿元),并将10亿股股票转增至管理人账户(用于兑付债权)。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企业债务负担将减轻约150-200亿元(按债权清偿率30%估算),可释放约50-80亿元的资金用于项目交付及销售回款。
2025年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保交楼”政策(如央行提供2000亿元专项借款),金科股份作为重点保交楼企业,已获得30亿元专项借款支持。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完成12个项目交付(涉及房屋1.5万套),预计2025年下半年交付量将较上半年增长50%,带动销售回款回升至30-40亿元。
公司管理层已明确“促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计划将业务重心从房地产开发转向物业管理、产业园区运营(如金科服务已在西南地区布局10个产业园区)。这些板块的现金流更稳定(物业管理毛利率约25%、产业园区运营毛利率约30%),未来可成为销售回款的补充来源,预计2026年贡献回款10-15亿元。
金科股份销售回款下滑的核心矛盾是交付量不足与债务压力,但随着重整计划执行及保交付政策的推动,未来12个月销售回款有望逐步恢复至50-70亿元(2025年下半年30-40亿元、2026年上半年20-30亿元)。若能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可转为正(约10-20亿元),短期偿债风险将得到缓解。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金科股份2025年半年度报告[0]、公开信息整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