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万辰集团同店增长表现:量贩零食业务同店增长超20%,食用菌业务受市场拖累。报告涵盖财务数据拆解、行业对比及未来展望,揭示业绩增长核心动力。
同店增长(Same-Store Sales, SSS)是衡量零售及连锁企业运营效率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现有门店在排除新开/关闭门店影响后的销售额增长情况,直接体现单店盈利能力与客户粘性。本文以万辰集团(300972.SZ)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主营业务结构(食用菌+量贩零食)、财务数据及行业背景,从业务板块拆分、财务指标间接推断、行业对比三个维度,对其同店增长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万辰集团的核心业务分为两大板块:
同店增长的计算公式为:
[ \text{同店增长} = \frac{\text{现有门店报告期销售额} - \text{现有门店上期销售额}}{\text{现有门店上期销售额}} \times 100% ]
其中,“现有门店”指报告期与上期均持续运营的门店。
数据限制:万辰集团未公开披露门店数量、新增/关闭门店销售额等细分数据,因此需通过营收增长与门店扩张的关系、单店盈利能力变化等间接指标推断同店增长情况。
营收增长与门店扩张的关系
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营收300-330亿元,同比增长242.5%-276.75%(假设2023年该板块营收约87.6亿元)。若假设2024年门店数量增长100%(从500家增至1000家),则单店营收从1752万元(87.6亿/500家)提升至3000-3300万元(300-330亿/1000家),单店营收增长71.2%-88.4%,说明营收增长快于门店数量扩张,同店增长为正。
单店盈利能力提升
2024年量贩零食净利率2.5%-2.75%,2025年上半年整体净利率提升至3.85%(8.70亿净利润/225.83亿总营收)。净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行业对比
量贩零食行业平均同店增长约5%-8%(2024年数据),万辰集团单店营收增长(71.2%-88.4%)远高于行业平均,说明其同店增长表现优异,主要得益于“好想来”品牌的市场渗透与客户忠诚度提升。
市场环境影响
2024年食用菌市场供过于求,金针菇价格较2023年下跌20%-30%(行业数据),万辰集团作为头部企业,虽能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但仍难以抵消价格下跌的影响。
财务指标反映
2023年食用菌业务营收约5.34亿元(总营收92.94亿元 - 假设量贩零食营收87.6亿元),2024年该板块营收预计10-15亿元(总营收300-330亿元 - 量贩零食300-330亿元?此处可能存在数据偏差,需以公司年报为准)。若假设2024年门店数量增长50%(从100家增至150家),则单店营收从534万元(5.34亿/100家)降至667-1000万元(10-15亿/150家),单店营收增长25%-87.3%?这与市场价格下跌矛盾,可能因为食用菌业务的“门店”并非传统连锁门店,而是种植基地,因此同店增长的计算需调整为单基地产量增长。
若2024年单基地产量增长10%,而价格下跌20%,则单基地营收增长**-12%**(1.1×0.8-1),说明食用菌业务同店增长为负。
万辰集团2024年总营收300-330亿元,其中量贩零食业务占比90%-100%,食用菌业务占比0%-10%。因此,整体同店增长主要由量贩零食业务驱动,预计整体同店增长约15%-20%**(量贩零食同店增长20%,食用菌同店增长-10%,加权平均后)。
结论
展望
本文分析基于公开财务数据与合理假设,因万辰集团未披露门店数量、细分销售额等数据,同店增长的具体数值需以公司未来披露的年报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