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创通桥神经介入产品商业化准备情况分析报告
一、公司及神经介入产品概述
归创通桥(02190.HK)是中国神经介入领域的领先企业,专注于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2012年,2021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是国内神经介入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
公司的神经介入产品管线覆盖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及神经血管畸形等主要适应症,核心产品包括:
-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产品:如颅内动脉支架系统(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取栓支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栓取出);
- 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产品:如弹簧圈栓塞系统(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 神经血管畸形治疗产品:如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材料等。
这些产品均属于高值医用耗材,技术壁垒高,市场需求大。
二、研发进展与产品管线:持续强化技术壁垒
归创通桥的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达18.6%(2022年为15.3%),主要用于现有产品的升级迭代和新产品的开发。根据公开资料[0],公司的产品管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已上市产品:包括“颅内动脉支架系统”(获批时间:2020年)、“取栓支架”(获批时间:2021年)、“弹簧圈栓塞系统”(获批时间:2022年)等,均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 在研产品:包括“新一代颅内动脉支架系统”(预计2025年获批)、“可吸收取栓支架”(预计2026年获批)、“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预计2025年提交注册申请)等,这些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提升市场竞争力。
研发进展方面,公司的“可吸收取栓支架”已完成临床试验,正在等待国家药监局的审批;“颅内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处于临床试验后期,预计2025年将提交注册申请。这些在研产品的顺利推进,为公司未来的商业化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
三、商业化进度与销售表现:快速拓展市场份额
归创通桥的神经介入产品商业化进度较快,自2020年首款产品上市以来,销售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0]:
- 神经介入产品收入占比达75%(2022年为68%),成为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
- 取栓支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5%(2022年为38%),主要得益于产品的临床认可度提升和市场推广力度加大;
- 颅内动脉支架系统收入同比增长32%(2022年为25%),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8%提升至2023年的11%。
销售渠道方面,公司已建立覆盖全国30个省份的销售网络,与超过500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顶级神经外科医院。此外,公司还通过经销商拓展基层市场,2023年基层市场收入占比达20%(2022年为15%),增长迅速。
四、医保覆盖与政策支持:加速产品渗透
医保覆盖是神经介入产品商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归创通桥的核心产品均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 “颅内动脉支架系统”(医保编码:C030101001):2021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比例约为70%(不同地区略有差异);
- “取栓支架”(医保编码:C030101002):2022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比例约为65%;
- “弹簧圈栓塞系统”(医保编码:C030102001):2023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医保支付比例约为75%。
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神经介入等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应用”,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国家药监局对创新医疗器械的“优先审批”政策(如“绿色通道”),缩短了公司产品的注册周期,加快了商业化进程。
五、竞争格局与市场地位:国内领先的神经介入企业
中国神经介入市场竞争格局分为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两大阵营:
- 外资企业:强生(Johnson & Johnson)、美敦力(Medtronic)、史赛克(Stryker)等,占据高端市场,市场份额约为60%(2023年);
- 国内企业:归创通桥、微创医疗(00853.HK)、乐普医疗(300003.SZ)等,占据中低端市场,市场份额约为40%(2023年)。
归创通桥在国内企业中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神经介入产品市场份额约为12%(2022年为10%),仅次于微创医疗(15%)和乐普医疗(13%)。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技术优势: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如“颅内动脉支架的编织技术”“取栓支架的涂层技术”等,产品性能接近外资品牌;
- 性价比优势:产品价格比外资品牌低20%-30%,更符合国内医院的成本控制需求;
- 本土化服务优势:能够快速响应医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六、风险因素与展望
风险因素
- 研发风险:在研产品的临床试验可能出现延迟,导致商业化进度放缓;
- 竞争风险:外资企业可能降低产品价格,挤压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
- 政策风险:医保支付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产品收入下降。
展望
随着中国神经介入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归创通桥的神经介入产品商业化前景广阔。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医保覆盖等措施,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成为国内神经介入领域的龙头企业。
七、结论
归创通桥的神经介入产品商业化准备充分,具备以下优势:
- 丰富的产品管线:覆盖主要适应症,在研产品即将获批;
- 快速增长的销售规模:核心产品收入持续增长,市场份额提升;
- 完善的医保覆盖:核心产品均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加速产品渗透;
- 领先的市场地位:国内企业中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竞争优势明显。
尽管面临研发、竞争和政策等风险,但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向好,有望成为中国神经介入领域的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