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日均净赚5082万引商家不满:盈利模式与生态矛盾

分析携程日均净赚5082万背后的商家不满原因,探讨其高佣金、流量分配及规则透明度问题,揭示平台盈利模式与生态平衡的冲突。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携程日均净赚5082万背后的商家不满:盈利模式与生态平衡的矛盾分析

一、引言:携程的盈利表现与商家情绪的反差

根据券商API数据[0],携程(CTRP)2025年以来的日均净利润达到5082万元(按近期财报年化计算),同比增长约12%,延续了疫情后旅游市场复苏的盈利韧性。作为在线旅游(OTA)行业的绝对龙头,携程的高盈利本应是行业复苏的积极信号,但近期商家(尤其是酒店、民宿、旅行社等供应商)的不满情绪却持续升温,甚至出现“盈利越多、不满越甚”的反差。这种矛盾的核心,在于携程的盈利模式与商家的利益分配机制失衡,以及平台对生态主导权的过度使用。

二、商家不满的核心原因:盈利来源的“挤压型”特征

携程的盈利主要来自**佣金收入(占比约60%)、广告与推广收入(占比约25%)、增值服务(占比约15%)**三大板块,其中佣金是核心驱动项。商家的不满,本质是对“盈利来自商家利润转移”的模式的反抗,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维度:

(一)佣金率高企:商家利润的“刚性挤压”

携程作为行业龙头,其佣金率长期高于竞品(如美团酒旅佣金率约10%-15%、飞猪约8%-12%)。据2024年行业调研数据,携程对酒店的佣金率普遍在15%-20%之间,部分热门城市的高星酒店甚至达到25%。以一家日均收入10万元的酒店为例,若佣金率为18%,则每月需向携程支付54万元佣金,占其毛利润的30%-40%(酒店行业毛利润率约50%)。这种“固定比例的佣金抽取”模式,本质是将商家的利润转化为平台的收入,当商家面临成本上涨(如人力、租金)时,佣金的“刚性”会直接压缩其净利润空间。

(二)流量分配的“付费依赖”:商家的“二次剥削”

除了佣金,商家还需为流量曝光支付高额推广费用。携程的“流量分配机制”高度依赖“付费推广”(如“推荐位”“优先展示”),商家若不参与推广,其产品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会大幅下降,甚至无法被用户看到。据行业人士透露,部分中小酒店的推广费用占比高达收入的10%-15%,加上佣金,总平台成本占比超过30%。这种“流量付费”模式,本质是平台通过“垄断流量入口”,对商家进行“二次剥削”——商家不仅要为“销售渠道”支付佣金,还要为“用户触达”支付流量费。

(三)规则透明度不足:商家的“被动地位”

携程的平台规则(如取消订单的处罚、评分机制、退款政策)往往由平台单方面制定,且变动频繁,商家缺乏参与权和话语权。例如,某民宿商家反映,携程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将“取消订单的处罚比例”从10%提高到20%,导致其在旺季因用户取消订单损失惨重;再如,评分机制中的“恶意差评”无法有效申诉,商家只能被动接受,影响其产品的曝光和销量。这种“规则制定的单边性”,让商家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进一步加剧了其不满情绪。

三、行业背景与竞争环境:携程的“垄断优势”与商家的“选择困境”

携程的“高盈利”与“商家不满”的矛盾,本质上是其“垄断地位”的必然结果。根据202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份额数据,携程占据约45%的市场份额,远超美团(25%)、飞猪(15%)等竞品。这种“垄断优势”让携程拥有极强的议价能力,商家依赖其平台获取客源,缺乏有效的替代选择(如直接通过自有渠道销售,但流量获取成本更高)。因此,商家只能“被迫接受”携程的条款,即使不满也无法轻易退出。

四、监管与生态平衡:携程的“长期挑战”

近年来,中国监管部门对平台经济的“反垄断”监管不断加强。2024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要求平台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携程的“高佣金”“流量付费”模式,已涉嫌违反《指南》中的“不公平价格行为”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条款。若监管部门介入,携程可能面临“降低佣金率”“优化流量分配机制”等整改要求。

从生态平衡的角度看,携程的“高盈利”模式不可持续。若商家长期处于“低利润”或“亏损”状态,会导致其退出平台,进而影响平台的“供给侧”质量(如优质酒店减少),最终损害用户体验。因此,携程需要在“短期盈利”与“长期生态”之间寻找平衡——只有让商家获得合理的利润,才能维持平台的“供给侧稳定”,实现“平台-商家-用户”的共赢。

五、结论与展望:从“挤压型盈利”到“生态共赢”

携程的“高盈利”与“商家不满”的矛盾,本质是其“挤压型盈利模式”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冲突。要解决这一矛盾,携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

  1. 降低佣金率:通过“动态佣金”(如根据商家规模、利润水平调整佣金比例)或“固定费用”模式,减轻商家的刚性成本压力;
  2. 优化流量分配:增加“自然流量”的比例,减少商家对“付费推广”的依赖,提高流量分配的公平性;
  3. 提高规则透明度:建立“商家参与的规则制定机制”,让商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减少“单边规则”的变动;
  4. 拓展增值服务:通过“供应链金融”“运营支持”等增值服务,帮助商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从挤压利润到创造价值”的转变。

总之,携程的“高盈利”不应建立在“商家的痛苦”之上,而应通过“提升自身效率”(如优化供应链、降低运营成本)来实现。只有当平台与商家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