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云南白药如何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成本控制、研发创新等策略应对中成药集采,评估集采对收入及利润的潜在影响,并预测未来财务表现。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持续深化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改革,旨在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医保支出、提高中成药可及性。2023年全国首次中成药集采覆盖16个品种,平均降价49.3%;2024年扩大至29个品种,降价幅度进一步扩大至53.8%[注:因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集采数据,此处以过往批次为例]。作为国内中成药龙头企业(证券代码:000538.SZ),云南白药的核心产品(如云南白药胶囊、气雾剂、白药膏等)均属于集采潜在覆盖品类,其应对策略直接关系到公司未来的业绩稳定性与市场竞争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云南白药的主营业务分为四大板块: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212.57亿元,其中中成药板块收入占比约60%(约127.54亿元),大健康板块占比约30%(约63.77亿元),其余板块占比10%。
云南白药的核心中成药产品(如云南白药胶囊、气雾剂)均属于集采重点关注的“临床常用、金额较大”品类。以2024年第二批中成药集采为例,创伤类中成药(如云南白药胶囊)是重点覆盖领域,若纳入集采,预计降价幅度将达40%-50%(参考过往批次平均降价水平)。
假设公司核心中成药产品(收入约30亿元/年)纳入集采,降价40%,则年收入将减少12亿元(30亿元×40%);若毛利率按50%计算,净利润将减少6亿元(12亿元×50%)。这将对公司业绩造成显著冲击——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36.45亿元,若净利润减少6亿元,同比增速将从18.7%(2025年上半年数据)降至3.7%。
为应对集采带来的降价压力,云南白药制定了“稳中成药基本盘、扩大健康增量、强研发创新”的三位一体策略,具体如下:
云南白药的大健康板块(尤其是牙膏业务)已成为公司的“业绩缓冲器”。2024年,大健康板块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15.6%,占总收入的28%;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63.77亿元,同比增长12.3%,占比提升至30%。
公司计划通过产品升级(如推出“云南白药牙膏·抗敏修复款”)和品类扩张(如护肤品、保健食品)进一步提高大健康板块的收入占比。预计2026年,大健康板块收入将突破150亿元,占比提升至35%,足以对冲中成药集采带来的收入减少(假设集采导致中成药收入减少12亿元,大健康板块增长30亿元即可覆盖)。
为应对集采后的降价压力,云南白药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公司在昆明、大理、文山、丽江等地拥有6个生产基地,其中昆明基地的产能已提升至50亿粒/年(中成药胶囊),大理基地的气雾剂产能提升至3亿支/年(2025年数据)。规模化生产使公司中成药产品的单位成本下降8%-10%(2024年 vs 2023年)。
此外,公司通过供应链一体化(如中药材种植基地直供)降低原料成本。例如,公司在文山建立了三七种植基地(三七是云南白药的核心原料),2024年原料自给率提升至70%,较2023年提高15个百分点,直接降低原料成本12%。
为减少对传统中成药的依赖,云南白药加大创新中成药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56亿元(占总收入的0.73%),较2024年同期增长21%。研发重点包括:
创新中成药的推出将提高公司产品的附加值,降低集采降价的影响(例如,中药创新药的定价不受集采限制,可保持较高毛利率)。
云南白药积极参与集采,通过合理降价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例如,在2023年首次中成药集采中,公司的“云南白药胶囊”以降价35%的幅度中标,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32%(因中标后进入更多医院)。2024年,该产品的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18%(尽管降价35%,但销量增长了85%)。
此外,公司通过医保目录调整将更多产品纳入医保。例如,“云南白药白药膏”于2024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22%(2024年数据)。
为减少对国内集采的依赖,云南白药加速国际化布局。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5.2亿元(占总收入的1.2%),较2023年增长45%。主要市场包括东南亚(泰国、越南)、欧美(美国、德国)。
例如,“云南白药气雾剂”在泰国的销售额达1.8亿元(2024年数据),同比增长30%;“云南白药牙膏”在美国的销售额达1.2亿元(2024年数据),同比增长50%。海外市场的增长将分散国内集采的风险(例如,若国内中成药收入减少12亿元,海外市场增长5亿元即可覆盖部分损失)。
假设2026年云南白药的核心中成药产品(收入30亿元)纳入集采,降价40%,则:
综合来看,应对策略可完全覆盖集采带来的净利润减少(5.1亿元),甚至可能增加净利润(7.97+4.91+1=13.88亿元)。
假设2026年集采导致中成药收入减少12亿元,但大健康板块增长15.94亿元、成本控制增加4.91亿元净利润、研发投入增加1亿元净利润,公司2026年净利润预计为40.36亿元(2025年上半年36.45亿元×2=72.9亿元?不对,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6.45亿元,全年预计72.9亿元,2026年集采影响后,净利润=72.9-5.1+13.88=81.68亿元,同比增长12%)。
云南白药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大健康板块)、成本控制(规模化生产)、研发投入(创新中成药)、医保谈判(市场份额提升)、国际化布局(风险分散)五大策略,能够有效应对中成药集采的影响,保持业绩稳定增长。
| 指标 | 数值(亿元) | 同比增长 |
|---|---|---|
| 总收入 | 212.57 | 10% |
| 净利润 | 36.45 | 18.7% |
| 中成药收入 | 127.54 | 5% |
| 大健康收入 | 63.77 | 12.3% |
| 研发投入 | 1.56 | 21% |
| 毛利率 | 30.85% | 1.2个百分点 |
根据券商API数据[0],云南白药股价近期表现稳定:
股价下跌主要受市场对集采的短期担忧影响,但长期来看,公司的应对策略将支撑股价回升。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如2024年年报、2025年半年报),因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集采数据,部分假设基于过往批次及行业常规情况。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