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翼菲智能2018-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趋势:从12.8%降至8%仍高于行业平均,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达75%,并联机器人市占率18%。对比埃斯顿、ABB等国内外企业研发策略。
翼菲智能(EFORT Intelligent)是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山东济南。公司专注于高速并联机器人、SCARA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产品广泛应用于3C电子、汽车零部件、食品医药等领域。作为国内并联机器人的龙头企业,翼菲智能凭借技术创新多次打破国外垄断,其高速并联机器人的运动速度、重复定位精度等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
截至2025年,翼菲智能未在A股或港股上市,但已完成多轮融资(最新一轮为2024年的C+轮,融资额超3亿元),投资者包括深创投、国投创合等知名机构[2]。公司的财务数据主要通过新三板披露(2018-2021年)及公开融资文件披露,2022年后未公开完整年报,但可通过第三方机构调研数据补充。
研发投入是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翼菲智能的研发费用占比呈现持续高位运行、稳步提升的特征(见表1)。
根据新三板年报及融资文件披露,翼菲智能2018-2021年的研发费用占比均超过10%,2022年以来随着营收规模扩大,占比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8%以上(见表1)。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约为1.2亿元,营业收入约15亿元,研发费用占比约8.0%[3]。
| 年份 | 研发费用(万元) | 营业收入(万元) | 研发费用占比 |
|---|---|---|---|
| 2018 | 3,200 | 25,000 | 12.8% |
| 2019 | 4,500 | 38,000 | 11.8% |
| 2020 | 6,800 | 55,000 | 12.4% |
| 2021 | 8,500 | 72,000 | 11.8% |
| 2022 | 9,800 | 110,000 | 8.9% |
| 2023 | 11,200 | 135,000 | 8.3% |
| 2024 | 12,000 | 150,000 | 8.0% |
数据来源:新三板年报[0]、翼菲智能融资文件[2]、易观分析2025年调研数据[3]。
翼菲智能的研发费用占比显著高于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见表2)。2024年,埃夫特(6.5%)、新松机器人(7.1%)、埃斯顿(7.8%)的研发占比均低于翼菲智能(8.0%)。这一差异主要源于公司的技术路线选择:翼菲智能专注于并联机器人这一细分赛道,而并联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如高速运动控制、轻量化设计)门槛更高,需要持续的高投入;而其他企业多覆盖工业机器人全品类(如六轴机器人、SCARA机器人),研发投入分散。
| 企业名称 | 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 | 核心赛道 |
|---|---|---|
| 翼菲智能 | 8.0% | 高速并联机器人 |
| 埃斯顿 | 7.8% | 六轴机器人、SCARA |
| 新松机器人 | 7.1% | 工业机器人全品类 |
| 埃夫特 | 6.5% | 工业机器人全品类 |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0]、中信证券2025年工业机器人行业报告[5]。
与国际工业机器人巨头相比,翼菲智能的研发费用占比仍有差距(2024年ABB研发占比约10.5%、发那科约11.2%),但差距正在缩小[6]。主要原因在于:
翼菲智能的高研发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成果:
研发投入的效果直接体现在市场份额的提升:
翼菲智能的研发费用占比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呈现“高投入-技术突破-市场份额提升”的良性循环。2018-2021年的高研发投入(11%-13%)为公司奠定了核心技术基础,打破了国外垄断;2022-2024年的规模化转型(研发占比降至8%)则实现了技术成果的商业化落地,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及第三方机构调研,若需更详尽的财务数据(如季度研发费用、细分产品研发投入),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的详细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