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翼菲智能流动比率现状,结合工业机器人行业平均水平,探讨其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与负债构成,并提供数据获取建议与风险提示。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 \text{流动比率} = \frac{\text{流动资产}}{\text{流动负债}} ]
该指标反映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认为1.5-2.0为合理区间(不同行业存在差异)。若比率过高,可能意味着流动资产闲置(如存货积压、应收账款过多);若过低,则提示短期偿债风险(如无法覆盖到期债务)。
截至2025年9月,通过网络搜索未获取到翼菲智能2024年或2025年的最新流动比率数据[1]。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若参考翼菲智能2023年及以前的公开数据(如企业年报、行业研报),假设其2023年流动比率约为1.8(制造业平均水平),则需结合2024年经营情况调整:
2024年工业机器人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流动比率约为1.6(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2024年行业统计)[3]。该指标较2023年(1.5)略有上升,主要因行业头部企业(如埃夫特、汇川技术)优化了应收账款管理,流动资产增速快于流动负债。
若翼菲智能流动比率高于行业平均(如>1.8),可能说明:
若低于行业平均(如<1.5),则需警惕:
即使未获取具体数据,仍可通过行业特征推测翼菲智能流动比率的驱动因素:
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若翼菲智能应收账款占比过高(如>40%),可能导致流动比率虚高(因应收账款回收存在不确定性);若存货占比过高(如>35%),则可能因库存积压降低资产流动性。
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
若翼菲智能短期借款占比过高(如>30%),则流动负债增速可能快于流动资产,导致流动比率下降。
由于未获取翼菲智能最新财务数据,无法准确计算其2024年流动比率。但结合行业特征及历史数据推测,其流动比率可能处于1.5-2.0的合理区间(与行业平均一致)。
因翼菲智能未公开最新财务数据,本报告基于行业平均水平及历史数据推测。若需更准确的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使用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详尽财务数据),进行公司横向对比及行业趋势分析。
注:[1] 网络搜索未获取翼菲智能2024年流动比率数据;[2] 工业机器人行业2024年营收增速数据来源: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3] 2024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