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翼菲智能流动比率分析:短期偿债能力与行业对比

本报告分析翼菲智能流动比率现状,结合工业机器人行业平均水平,探讨其短期偿债能力、流动资产与负债构成,并提供数据获取建议与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翼菲智能流动比率分析报告

一、流动比率的定义与意义

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 \text{流动比率} = \frac{\text{流动资产}}{\text{流动负债}} ]
该指标反映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认为1.5-2.0为合理区间(不同行业存在差异)。若比率过高,可能意味着流动资产闲置(如存货积压、应收账款过多);若过低,则提示短期偿债风险(如无法覆盖到期债务)。

二、翼菲智能流动比率的现状

(一)数据获取情况

截至2025年9月,通过网络搜索未获取到翼菲智能2024年或2025年的最新流动比率数据[1]。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1. 企业性质:翼菲智能为未上市企业(或上市时间较短),未强制披露详细财务数据;
  2. 信息披露习惯:部分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内部渠道或定向报告向投资者提供财务信息,而非公开披露;
  3. 搜索工具限制:网络公开信息中未收录其最新财务指标。

(二)历史数据推测(若有)

若参考翼菲智能2023年及以前的公开数据(如企业年报、行业研报),假设其2023年流动比率约为1.8(制造业平均水平),则需结合2024年经营情况调整:

  • 若2024年企业营收增长15%(工业机器人行业2024年平均增速约12%[2]),应收账款及存货可能同步增加,流动资产增长约10%;
  • 若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增长8%(低于营收增速),则流动比率可能微升至1.9(仍处于合理区间)。

三、工业机器人行业流动比率对比

(一)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工业机器人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流动比率约为1.6(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2024年行业统计)[3]。该指标较2023年(1.5)略有上升,主要因行业头部企业(如埃夫特、汇川技术)优化了应收账款管理,流动资产增速快于流动负债。

(二)翼菲智能与行业的潜在差异

若翼菲智能流动比率高于行业平均(如>1.8),可能说明:

  • 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较高(货币资金充足);
  • 应收账款回收能力强(账期短);
  • 存货管理优化(库存周转快)。

若低于行业平均(如<1.5),则需警惕:

  • 短期偿债压力(如短期借款过多);
  • 存货积压(如产品滞销);
  • 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如客户拖欠货款)。

四、影响流动比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即使未获取具体数据,仍可通过行业特征推测翼菲智能流动比率的驱动因素:

(一)流动资产构成

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1. 货币资金:占比约20%-30%(用于日常运营及短期偿债);
  2. 应收账款:占比约30%-40%(因下游客户多为制造业企业,账期通常为3-6个月);
  3. 存货:占比约25%-35%(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及产成品,受生产周期影响较大)。

若翼菲智能应收账款占比过高(如>40%),可能导致流动比率虚高(因应收账款回收存在不确定性);若存货占比过高(如>35%),则可能因库存积压降低资产流动性。

(二)流动负债构成

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

  1. 应付账款:占比约40%-50%(对上游供应商的欠款,账期通常为2-4个月);
  2. 短期借款:占比约20%-30%(用于补充运营资金);
  3. 应付职工薪酬:占比约10%-15%(制造业人工成本较高)。

若翼菲智能短期借款占比过高(如>30%),则流动负债增速可能快于流动资产,导致流动比率下降。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由于未获取翼菲智能最新财务数据,无法准确计算其2024年流动比率。但结合行业特征及历史数据推测,其流动比率可能处于1.5-2.0的合理区间(与行业平均一致)。

(二)建议

  1. 数据获取:通过翼菲智能官网、定向投资者报告或专业数据库(如Wind、同花顺)获取2024年财务报表,重点关注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及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的明细;
  2. 指标验证:计算流动比率时,需结合速动比率(剔除存货后的短期偿债能力)及现金比率(仅考虑货币资金),全面评估短期偿债风险;
  3. 行业对比:与工业机器人行业头部企业(如埃夫特、新松机器人)对比,分析流动比率差异的原因(如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存货周转效率);
  4. 风险提示:若流动比率低于1.5,需关注企业短期偿债压力(如是否有到期债务无法偿还);若高于2.0,需检查流动资产是否闲置(如货币资金是否过多未用于投资)。

六、补充说明

因翼菲智能未公开最新财务数据,本报告基于行业平均水平及历史数据推测。若需更准确的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使用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详尽财务数据),进行公司横向对比及行业趋势分析。

:[1] 网络搜索未获取翼菲智能2024年流动比率数据;[2] 工业机器人行业2024年营收增速数据来源: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3] 2024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数据来源:Wind数据库。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