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科技纯视觉路线冲击分析:LiDAR龙头如何应对自动驾驶变革

深度解析禾赛科技在纯视觉路线冲击下的竞争力,包括LiDAR技术优势、市场需求变化及财务韧性。探讨禾赛如何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海外拓展应对挑战,为投资者提供前瞻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禾赛科技纯视觉路线冲击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概况与核心业务

禾赛科技(NASDAQ: HSAI)是全球领先的三维激光雷达(LiDAR)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中国上海,主要从事LiDAR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机器人等领域。截至2025年9月,公司市值约35.2亿美元(根据券商API数据[0]),为国内LiDAR行业龙头企业。

二、纯视觉路线对禾赛的潜在冲击分析

(一)行业背景:纯视觉与LiDAR的技术路径之争

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分为“纯视觉”(依赖摄像头+算法)和“多传感器融合”(LiDAR+摄像头+雷达)两条路线。特斯拉等企业采用纯视觉路线,强调算法优化与数据积累;而禾赛等LiDAR厂商则认为,LiDAR的高分辨率、远距离探测能力(如禾赛的AT128 LiDAR测距可达200米,分辨率0.2°×0.2°)是纯视觉难以替代的,尤其适用于复杂场景(如夜间、恶劣天气、行人检测)。

(二)对禾赛的具体冲击评估

  1. 市场需求端: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取决于技术迭代
    目前,自动驾驶商用车(如Robotaxi、物流车)仍是LiDAR的核心应用场景,这些场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纯视觉路线难以完全覆盖(例如,LiDAR可精准识别远处的障碍物,而摄像头在低光环境下性能下降)。根据券商API数据[0],禾赛2024年LiDAR出货量约12万台,其中商用车占比约60%,短期内纯视觉路线难以替代这部分需求。
    但需警惕,若纯视觉算法(如特斯拉的FSD)在复杂场景下的性能持续提升,可能会挤压LiDAR在乘用车领域的市场空间(如家用车自动驾驶)。

  2. 技术竞争力:禾赛的LiDAR技术优势仍显著
    禾赛的核心竞争力在于LiDAR的硬件技术与成本控制能力。例如,其最新推出的ET25 LiDAR采用半固态设计,成本较传统机械LiDAR降低约50%,同时保持了150米的测距能力和0.3°的角分辨率(根据公司官网信息)。相比之下,纯视觉路线依赖算法对摄像头数据的处理,而摄像头的物理局限性(如视角、深度感知)难以通过算法完全弥补,尤其在高速行驶或复杂路况下,LiDAR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更具优势。

  3. 财务韧性:盈利改善为应对冲击提供缓冲
    根据2024年财务数据(券商API[0]),禾赛总收入20.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5%), gross profit 8.85亿元(毛利率42.6%);2025年Q2 EBITDA转正(1.67亿美元),说明公司运营效率在提升。虽然2024年净亏损1.02亿元,但亏损幅度较2023年收窄(2023年净亏损1.5亿元),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如研发投入占比从2023年的45%降至2024年的41%)。这些财务改善为公司应对纯视觉路线的冲击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

三、禾赛的应对策略与前景展望

(一)技术迭代:强化多传感器融合能力

禾赛并未局限于LiDAR硬件,而是积极布局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例如,公司推出的“LiDAR+摄像头”融合方案,通过LiDAR的深度信息补充摄像头的视觉数据,提升算法的准确性。此外,禾赛与英伟达、Mobileye等芯片厂商合作,优化LiDAR与自动驾驶芯片的兼容性,增强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二)市场拓展:深耕商用车与海外市场

商用车(如Robotaxi、物流车)是LiDAR的刚需市场,禾赛通过与百度、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公司合作,占据了国内商用车LiDAR市场约30%的份额(根据行业研报[1])。同时,禾赛加速海外市场拓展,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2%(券商API[0]),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三)财务目标:提升盈利水平

禾赛的短期目标是实现净利润转正。2025年Q2,公司EPS为0.11美元(同比增长120%),主要得益于收入增长与成本控制。若能保持这一趋势,预计2025年全年净利润将接近盈亏平衡,为应对纯视觉路线的冲击提供更坚实的财务基础。

四、结论与风险提示

(一)结论:纯视觉路线冲击有限,禾赛仍具长期竞争力

纯视觉路线对禾赛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乘用车市场的潜在需求下降,但商用车市场的刚需与禾赛的技术优势(高分辨率LiDAR)使其能够抵御部分冲击。此外,公司的财务改善与多传感器融合策略进一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二)风险提示

  1. 市场需求变化: 若纯视觉算法在复杂场景下的性能超预期,可能导致LiDAR需求下降;
  2. 技术竞争: 其他LiDAR厂商(如速腾聚创、 Innoviz)的技术进步可能挤压禾赛的市场份额;
  3. 政策风险: 国内自动驾驶政策的调整(如LiDAR安装规定)可能影响公司的产品推广。

五、投资建议

禾赛作为国内LiDAR龙头,具备技术与市场份额优势,财务状况持续改善。虽然纯视觉路线可能对其造成一定压力,但长期来看,多传感器融合仍是自动驾驶的主流趋势,禾赛的LiDAR产品仍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建议关注公司的技术迭代(如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与海外市场拓展进度,以及自动驾驶政策的变化。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与行业研报[1],截至2025年9月。)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