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辰集团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策略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万辰集团(300972.SZ)作为国内食用菌与量贩零食双赛道龙头企业,近年来经历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2021-2024年,公司通过“好想来”量贩零食品牌的快速拓店(2024年门店数量同比增长超150%)与食用菌产能扩张(2024年金针菇产能突破50万吨/年),实现了营收从2021年的32亿元到2024年的393亿元(量贩零食+食用菌)的爆发式增长。但2023年之前,公司净利润率长期低于1%(2023年净利润-8293万元),反映出规模扩张背后的效率瓶颈。2024年以来,公司通过业务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提升、研发与供应链升级等举措,推动价值重构,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2.4-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8.7亿元(净利率3.85%),标志着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规模扩张阶段的核心特征与问题
(一)规模扩张的核心驱动
- 量贩零食赛道的快速渗透:2022年收购“好想来”品牌后,公司通过“加盟+直营”模式快速拓店,2024年门店数量达1.2万家(同比增长160%),覆盖全国28个省份,成为国内量贩零食头部品牌。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营收315亿元(占总营收的80%),同比增长260%。
- 食用菌产能的规模化扩张:公司依托福建、江苏、河南等基地,2024年金针菇产能从2021年的15万吨/年提升至50万吨/年,成为国内金针菇产能最大的企业之一,2024年食用菌业务营收78亿元(占总营收的20%)。
(二)规模扩张的问题暴露
- 净利率瓶颈: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率分别为0.8%、0.5%、-2.2%,主要因量贩零食的“跑马圈地”导致前期投入(门店装修、供应链建设)过大,以及食用菌市场价格波动(2023年金针菇均价同比下跌18%)的拖累。
- 运营效率低下:2023年,公司量贩零食业务的单店月均营收仅为2.1万元(行业均值约2.5万元),主要因门店选址分散、供应链配送时效低(部分区域配送成本占比超10%)。
- 产品结构单一:食用菌业务以金针菇、蟹味菇等基础品种为主(占比超90%),附加值低;量贩零食以“性价比”为核心,缺乏差异化产品(2023年自有品牌占比仅15%)。
三、价值重构的核心策略与成效
2024年以来,公司提出“规模与效益并重”的战略目标,通过**“聚焦核心业务、提升盈利质量、强化研发与供应链能力”**三大举措,推动价值重构。
(一)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核心赛道,强化协同效应
- 收缩非核心业务:2024年,公司剥离了房地产(原占营收1%)与商业地产板块,集中资源投入食用菌与量贩零食双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两大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提升至99%(量贩零食85%、食用菌14%)。
- 强化业务协同:食用菌业务为量贩零食提供原料支持(2025年上半年“好想来”销售的菌菇零食中,60%采用公司自有食用菌产能),降低了采购成本(比市场均价低12%);同时,量贩零食的渠道网络(1.2万家门店)为食用菌产品(如即食菌菇、菌菇干货)提供了线下销售场景,2025年上半年食用菌产品通过“好想来”渠道的销售额占比达25%(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二)盈利能力提升:从“规模优先”到“效益优先”
- 成本控制:优化费用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从2023年的8.2%降至5.1%(主要通过“集中采购+数字化配送”降低物流成本,2025年上半年物流成本占比从2023年的6.5%降至3.8%);
- 管理费用率从2023年的4.1%降至2.7%(通过ERP系统整合财务、人力、供应链流程,减少冗余环节)。
- 价格优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 量贩零食板块:2024年推出“好想来·精品系列”(占比15%),客单价从2023年的18元提升至22元(同比增长22%);
- 食用菌板块:2024年下半年推出“有机金针菇”(定价比普通金针菇高30%),占食用菌营收的比例从2023年的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8%,推动食用菌业务净利率从2023年的-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
- 产能利用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金针菇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75%提升至92%(通过“错峰生产+订单式种植”匹配市场需求),单位成本下降15%。
(三)研发与供应链升级:构建长期价值壁垒
- 研发投入:强化产品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32亿元(占总营收的0.10%),主要用于:
- 食用菌品种改良: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研发“高产量、高抗逆性”金针菇品种(2025年试种成功,产量比现有品种高20%);
- 量贩零食产品创新:推出“菌菇+坚果”“菌菇+果干”等复合零食(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占比达12%);
- 数字化技术研发:开发“好想来”门店智能补货系统(基于大数据预测销量,补货准确率从2023年的70%提升至2025年的95%)。
- 供应链升级:打造“端到端”效率优势:
- 2024年,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华东区域物流中心”(覆盖江苏、浙江、上海),实现“门店订单-仓库分拣-配送”全流程数字化,配送时效从2023年的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配送成本下降25%;
- 2025年,公司推出“供应商协同平台”,与1200家供应商实现实时数据共享(如库存、订单、结算),供应商响应时间从2023年的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采购成本下降8%。
(四)股权激励:激发团队活力
2024年,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核心管理人员与业务骨干(共200人),考核指标为“2024-202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30%”。该计划实施后,2024年量贩零食业务团队的人均销售额从2023年的120万元提升至180万元(同比增长50%),食用菌业务的产能利用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
三、价值重构的成效:财务指标改善
(一)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1200%),净利率3.85%(2023年为-2.2%);
- 量贩零食业务净利率从2023年的0.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2%(剔除股份支付后);
- 食用菌业务净利率从2023年的-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
(二)运营效率优化
-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周转率从2023年的0.8次提升至1.2次(因营收增长快于资产扩张);
- 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的4.5次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8次(因数字化补货系统降低了库存积压);
- 单店月均营收从2023年的2.1万元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万元(同比增长33%)。
(三)股东回报提升
- 2025年上半年,ROE(加权平均)达12.9%(2023年为-11.4%);
- 每股收益(EPS)从2023年的-0.54元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62元;
- 2024年公司分红1.2亿元(每股分红0.67元),为上市以来首次分红。
四、结论与展望
万辰集团的价值重构之路,本质是从“规模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转型。通过聚焦核心业务、提升盈利质量、强化研发与供应链能力,公司实现了“规模扩张”与“价值创造”的平衡。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倍,净利率提升至3.85%,标志着转型取得阶段性成功。
展望未来,公司仍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量贩零食的品牌差异化(目前仍以“性价比”为主,缺乏高端产品);二是食用菌的品种结构优化(高端菌菇占比仍低)。若能在这两个领域实现突破,公司有望从“规模龙头”升级为“价值龙头”,长期ROE有望稳定在15%以上。
从股价表现看,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从2024年末的82元/股上涨至2025年9月的174元/股(涨幅112%),反映了市场对其价值重构的认可。
数据来源:
- 万辰集团2023-2025年半年报;
- 公司公开披露的股权激励计划、供应链建设公告;
- 券商API数据(2025年上半年财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