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详细分析立讯精密(002475.SZ)的PE估值,包括最新股价与盈利数据计算、行业对比及公司竞争力评估,帮助投资者判断其估值合理性及投资价值。
PE(市盈率)是衡量股票估值的核心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PE=当前股价/每股收益(EPS)。要准确计算立讯精密的PE,需结合最新股价与最新盈利数据。
最新股价: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9月28日立讯精密收盘价为64.25元/股(002475.SZ)。
每股收益(EPS):取2025年中报数据(最接近的定期报告)及全年盈利预测。
PE计算结果:
综合来看,立讯精密当前PE估值区间为30-35倍(取两者均值约33倍)。
要判断30-35倍PE是否合理,需结合行业平均估值与公司自身竞争力。
立讯精密属于电子制造行业(申万一级行业),该行业的估值水平受技术迭代速度、下游需求景气度影响较大。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电子制造行业平均PE约为25-30倍(剔除亏损企业)。立讯精密的PE(30-35倍)略高于行业平均,主要源于其龙头地位与增长潜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立讯精密在电子制造行业中的关键财务指标排名靠前:
这些指标说明,立讯精密的盈利质量与运营效率优于行业平均,支撑其估值溢价。
立讯精密的业务已从消费电子(占比约60%)延伸至汽车电子(占比约20%)、通信设备(占比约15%)等领域,多元化布局降低了单一业务的周期性风险:
业务结构的多元化,使得立讯精密的增长韧性强于行业内单一业务企业,支撑其高PE估值。
回顾立讯精密近3年的PE走势(券商API数据[0]):
可见,立讯精密的PE始终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主要源于股价上涨与EPS增长的匹配(股价年复合增长12%,EPS年复合增长15%)。这种“增长驱动型”估值,说明市场对其未来盈利的预期较为乐观。
尽管立讯精密的PE估值合理,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消费电子行业受终端产品更新周期影响较大,若iPhone 16系列销量不及预期(如2025年下半年销量同比增长低于5%),可能导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下滑,进而影响EPS增长。
苹果等客户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2025年印度产能占苹果供应链的20%),立讯精密的印度产能(目前占比约10%)能否跟上客户需求,可能影响其市场份额。
原材料价格(如铜、铝)上涨(2025年上半年铜价同比上涨12%)、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年复合增长8%),可能挤压净利润空间,导致EPS增长放缓。
立讯精密的当前PE估值(30-35倍),虽高于电子制造行业平均(25-30倍),但合理且可持续,主要基于以下逻辑:
立讯精密的PE估值处于合理区间,适合长期价值投资者持有。短期需关注:
若上述因素均符合预期,立讯精密的PE估值有望保持稳定上升趋势,股价仍有上涨空间。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