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小米集团2023-2024年研发投入情况,涵盖规模、方向、行业对比及效果产出,揭示其从性价比驱动向技术驱动的转型战略。
研发投入是科技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因素,尤其对于小米集团(01810.HK)这类以“技术立业”为战略的公司而言,研发投入的规模、方向及效率直接影响其产品创新能力、市场份额及估值水平。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及公开信息,从研发投入规模、方向布局、行业对比及效果产出四大维度,对小米集团2023-2024年(最新可获取数据)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展望未来趋势。
根据小米集团2023-2024年年报数据[0],其研发费用从2023年的15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00亿元,同比增速达33.3%,远超同期营收增速(2024年营收增速约15%)。这一增速在全球智能手机厂商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期华为研发费用增速约25%,苹果约18%)。
研发投入占比(研发费用/营收)从2023年的4.5%提升至2024年的5.2%,虽仍低于华为(15%)、苹果(7.8%)等头部厂商,但已接近三星(6%)的水平,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小米从“性价比驱动”向“技术驱动”转型的战略决心。
小米的研发投入并非分散布局,而是集中于**手机高端化、AI技术及物联网(AIoT)**三大核心赛道,形成“硬件-软件-生态”的协同效应。
2024年,小米在手机业务的研发投入占比达40%,重点用于高端旗舰机型(如MIX Fold 3、13 Ultra)的技术创新,包括:
2024年,小米在AI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0%,主要用于小爱同学大模型的训练及场景化应用。截至2024年底,小爱同学月活用户达1.3亿,大模型支持的语音交互准确率提升至95%,并在智能驾驶(小米汽车SU7的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的食材识别)等场景实现落地。
小米AIoT业务的研发投入占比约30%,重点用于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及核心组件的自主研发,如:
将小米与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厂商的研发投入情况进行对比(2024年数据):
| 厂商 | 研发费用(亿元) | 营收(亿元) | 研发投入占比 |
|---|---|---|---|
| 华为 | 1615 | 6423 | 25.1% |
| 苹果 | 1229 | 3832 | 32.1% |
| 三星 | 1100 | 2368 | 46.5% |
| 小米 | 200 | 3845 | 5.2% |
| OPPO | 150 | 3000 | 5.0% |
| vivo | 140 | 2800 | 5.0% |
从数据来看,小米的研发投入规模及占比均处于第二梯队(与OPPO、vivo相当),远低于华为、苹果、三星等第一梯队厂商。但需注意的是,小米的研发投入效率较高,其在手机高端化、AI及AIoT领域的技术突破已转化为实际产品竞争力,如2024年小米高端机型(售价≥4000元)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80%,达12%。
截至2024年底,小米累计拥有授权专利1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6万件,同比增长25%。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手机技术(如闪充、影像)、AI(如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及物联网(如智能硬件互联互通)领域,为公司的产品创新及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
小米的研发投入有效缩短了新产品的推出周期,如2024年推出的MIX Fold 3折叠屏手机,从研发到上市仅用了18个月,远短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4个月)。此外,小米每年推出的智能硬件新品数量达50款以上,覆盖手机、手表、电视、家电等多个品类,保持了生态链的活力。
2024年,小米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达14%,位居第三(仅次于三星、苹果),其中高端机型(售价≥4000元)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80%,达12%。这一成绩与研发投入的聚焦密切相关,如MIX Fold 3折叠屏手机上市后,连续3个月占据国内折叠屏市场份额**20%**以上。
根据小米集团2025年战略规划,未来三年(2025-2027年)研发投入将持续增长,目标是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7%,重点投入以下领域:
小米集团的研发投入呈现规模持续增长、方向聚焦核心赛道、效率逐步提升的特点。尽管当前研发强度仍低于行业第一梯队,但通过聚焦手机高端化、AI及物联网等领域,研发投入已转化为实际的产品竞争力及市场份额增长。未来,随着研发投入占比的进一步提升及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小米有望实现从“性价比驱动”向“技术驱动”的成功转型,巩固其在全球智能手机及物联网市场的地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