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2024-2025中国军工板块市占率分析:航空航天与电子信息领跑

本报告深度分析2024-2025年中国军工板块市占率,涵盖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地面装备等五大子领域,揭示龙头企业与细分赛道增长潜力,提供投资策略参考。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中国军工板块市占率分析报告(2024-2025)

一、行业概述:市场规模与增长背景

军工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其市场规模与国防开支密切相关。根据网络搜索数据[1],2024年中国国防预算为15537亿元,同比增长7.2%,连续8年保持个位数稳定增长;其中,装备采购费用占比约41%(约6370亿元),为军工板块增长提供了核心支撑。
从行业分类看,军工板块主要分为航空航天、地面装备、 naval 装备、电子信息、核工业五大子领域。2024年全行业市场规模约8900亿元(含民品配套),同比增长6.8%;预计2025年将突破9500亿元,增速保持在6.5%-7%区间[2]。

二、子领域市占率分析:结构分化与核心赛道

1. 航空航天:占比超35%,龙头垄断格局

航空航天是军工板块的核心子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约3115亿元,占比35%。其中:

2. 电子信息:占比25%,高增长赛道

电子信息领域(含雷达、通信、导航、电子对抗)是军工板块增长最快的子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约2225亿元,占比25%,同比增长10.5%。

3. 地面与 naval 装备:占比合计30%,格局稳定

4. 核工业:占比5%,政策驱动增长

核工业领域(含核动力、核材料)2024年市场规模约445亿元,占比5%,同比增长8%。主要厂商为中核集团(如中核科技000777.SZ)、中广核集团,合计占比超90%[9]。

三、主要上市公司市占率:龙头集中与细分领域突破

从上市公司层面看,军工板块呈现“集团化龙头+细分领域专精特新”的格局:

  • 中航工业集团:旗下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营收约1200亿元,占军工板块上市公司总营收的38%,其中中航沈飞(歼击机)、中航西飞(运输机)、洪都航空(教练机)分别占集团营收的25%、20%、15%[10];
  • 航天科技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合计营收约800亿元,占比25%,其中中国卫星(卫星制造)、航天动力(火箭发动机)分别占集团营收的30%、25%[11];
  • 中电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合计营收约500亿元,占比16%,其中国睿科技(雷达)、四创电子(通信)分别占集团营收的40%、30%[12];
  • 细分领域龙头:如高德红外(002414.SZ,红外探测)、大立科技(002214.SZ,光电探测)等,在各自细分领域市占率均超30%[13]。

四、市占率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1. 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十四五”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高军工企业集中度”,推动集团化重组与资产证券化;
  • 技术进步:歼-20、运-20、福建舰等高端装备列装,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中度提升;
  • 国产化替代:关键元器件(如芯片、发动机)自主可控需求增加,推动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

2. 未来展望

  • 集中度提升:预计2025年军工板块CR10(前10大上市公司)市占率将从2024年的65%提升至70%,其中航空航天领域CR5(前5大上市公司)市占率将超90%[14];
  • 细分领域增长:电子信息、核工业等领域将保持10%以上增速,成为市占率提升的核心赛道;
  • 民品拓展:龙头企业(如中航工业、航天科技)通过“军转民”(如商用飞机、卫星应用)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整体市占率[15]。

五、结论

中国军工板块市占率呈现“核心子领域龙头垄断、细分领域专精特新”的格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集中度持续提升。未来,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龙头企业市占率将进一步提高,细分领域龙头也将凭借技术优势实现突破。投资者可重点关注集团化龙头(如中航沈飞、中国卫星)及细分领域龙头(如高德红外、国睿科技)的投资机会。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与券商研报,统计口径为上市公司军工业务营收,非全行业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