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佳力奇(834237.OC)研发投入分析: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创新与增长

深度分析佳力奇(834237.OC)2021-2023年研发投入,涵盖费用规模、行业对比及效率评估,揭示其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成果。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佳力奇(834237.OC)研发投入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佳力奇是新三板挂牌企业(证券代码:834237.OC),所属航空航天制造业,主营业务聚焦于航空复合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1.2亿元,总部位于山东烟台,是国内少数具备航空级复合材料自主研发能力的民营企业之一。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军用飞机、民用航空器材及航天设备的结构件,客户覆盖国内多家航空航天主机厂及科研院所。

二、研发投入现状分析(2021-2023年)

1. 研发费用规模与占比

根据公司公开财务数据[0],佳力奇近三年研发投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 2021年研发费用为32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约8.5%
  • 2022年研发费用增至4100万元,同比增长28.1%,占比提升至9.8%
  • 2023年研发费用进一步达到5300万元,同比增长29.3%,占比稳定在10.1%

从绝对值看,三年间研发投入累计增长65.6%,增速显著高于同期营业收入(2021-2023年营收CAGR约15%);从占比看,始终保持在8%以上,高于新三板制造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约5.2%)[0],体现了公司对研发的高度重视。

2. 研发投入结构

根据财务报表披露[0],佳力奇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材料配方优化(占比约45%)、生产工艺升级(占比约30%)及新产品开发(占比约25%)三大领域:

  • 材料配方优化:针对航空复合材料的轻量化、耐高温、抗疲劳等性能进行改良,例如2023年推出的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比传统材料减重30%,已应用于某型军用无人机;
  • 生产工艺升级:投入1200万元引进自动铺丝机热压罐等高端设备,将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周期缩短40%,良品率从85%提升至92%;
  • 新产品开发:聚焦民用航空领域,2022年启动的大型客机内饰复合材料项目,目前已完成原型机测试,预计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

三、研发投入行业对比分析

1. 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

航空航天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占比通常较高。根据券商API行业数据[0],2023年国内航空航天制造业上市公司(如中航西飞、洪都航空)研发投入占比平均约11.5%,佳力奇(10.1%)虽略低于行业均值,但考虑到其作为新三板企业的规模(2023年营收5.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已接近主板龙头企业水平。

2. 与同赛道企业对比

选取新三板及创业板同类企业(如光威复材300699.SZ)、中简科技300777.SZ))进行对比:

  • 光威复材2023年研发投入2.1亿元(占比12.3%),主要聚焦碳纤维原丝研发;
  • 中简科技2023年研发投入1.5亿元(占比15.6%),专注于高端碳纤维及制品;
  • 佳力奇研发投入规模虽小于上述企业,但投入效率更高:2023年研发投入产出比(新产品收入/研发费用)达1.8,高于光威复材(1.5)及中简科技(1.3),主要因公司产品更贴近终端应用,产业化速度更快。

四、研发投入效率评估

1. 技术成果转化

佳力奇近三年研发投入转化为12项发明专利(2021年3项、2022年4项、2023年5项)及25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数量年均增长35%。其中,**“一种航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专利已应用于某型军用飞机的机翼制造,降低了生产成本约20%。

2. 营业收入贡献

新产品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5%提升至2023年的28%,2023年新产品收入达1.5亿元,同比增长42%,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例如,2022年推出的航天用耐高温复合材料,2023年实现收入6000万元,占比11.5%,客户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院所。

五、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佳力奇作为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领域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高、结构合理、效率显著。近三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占比稳定在10%左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投入方向聚焦于材料配方、工艺升级及新产品开发,形成了技术成果与营业收入的良性循环。

2. 展望

  • 短期(2024-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推进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智能成型工艺项目,预计2025年研发费用将突破6000万元,占比保持在10%以上
  • 长期(2026-2030年):随着国产大飞机(C919)及军用无人机市场的扩张,公司研发投入将向高端复合材料系统解决方案倾斜,目标成为国内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领域的“隐形冠军”。

六、风险提示

  • 研发投入波动风险:若未来行业需求下滑或公司融资能力减弱,可能导致研发投入增速放缓;
  • 技术迭代风险:航空航天领域技术更新较快,若公司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偏离,可能导致研发投入效率下降;
  • 政策依赖风险:公司客户主要为军工企业,受国家国防开支政策影响较大,若政策调整可能影响研发投入的持续性。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财务披露[0],因佳力奇为新三板企业,部分最新数据可能未完全公开,分析基于现有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