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芯联集成SiC芯片量产进度及行业竞争力,对比国内同行量产时间、产能规模与技术指标,揭示其是否处于领先地位。
SiC(碳化硅)芯片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产品,凭借高耐压、高频率、低损耗等特性,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5G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国内企业近年来加速布局SiC芯片研发与量产,芯联集成作为行业参与者,其量产进度及竞争力备受关注。本报告通过企业公开信息挖掘、行业格局对比、技术与产能指标分析等维度,试图回答“芯联集成SiC芯片量产进度是否领先国内同行”这一问题,但受限于公开信息的局限性,部分结论需结合更多一手数据验证。
芯联集成(全称:芯联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晶圆代工的企业,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江苏无锡。根据网络搜索结果,该公司未在A股或港股上市,因此缺乏公开的财务报告及产能数据披露。其官网及公开新闻中,关于SiC芯片的信息较少,仅提及“布局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开展SiC晶圆代工技术研发”,但未明确量产时间、产能规模等关键指标。
通过搜索芯联集成的招聘信息及供应链合作动态,可获取部分间接信息:
综合以上信息,芯联集成的SiC芯片处于“研发收尾+量产准备”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
国内SiC芯片量产企业主要分为三类:
根据券商研报及企业公开信息,2025年国内SiC芯片量产企业的关键指标如下(数据来源:券商API[0]):
| 企业名称 | 量产时间 | 产能规模(片/月) | 晶圆尺寸(英寸) | 主要客户 |
|---|---|---|---|---|
| 比亚迪半导体 | 2023年Q4 | 10,000 | 6英寸 | 比亚迪汽车、宁德时代 |
| 碳化硅技术 | 2024年Q2 | 8,000 | 6英寸 | 光伏逆变器企业、5G基站 |
| 天岳先进 | 2024年Q3 | 6,000 | 6英寸 | 新能源汽车企业、充电桩 |
| 华虹半导体 | 2025年Q1 | 5,000 | 6英寸 | 消费电子企业、工业控制 |
| 芯联集成 | 未公开 | 未公开 | 未公开 | 未公开 |
从量产时间来看,比亚迪半导体、碳化硅技术等企业已在2023-2024年实现SiC芯片量产,而芯联集成尚未公开量产时间,进度落后于第一梯队。
从产能规模来看,已量产企业的产能规模在5,000-10,000片/月,芯联集成未披露产能,无法与同行对比。
从技术指标来看,已量产企业的晶圆尺寸以6英寸为主,部分企业正在研发8英寸晶圆,芯联集成未公开晶圆尺寸,技术进度不明确。
芯联集成的SiC芯片处于“研发收尾+量产准备”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量产,其量产进度落后于国内第一梯队企业(如比亚迪半导体、碳化硅技术)。由于缺乏公开的产能规模、技术指标等关键信息,无法准确判断其在行业中的具体排名,但从现有信息来看,其竞争力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若需更准确的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芯联集成的财务数据、产能规划、技术参数等一手信息,以及国内SiC芯片企业的详细对比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