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通威股份2025年毛利率分析:回升无望?行业困境解析

深度分析通威股份2025年中期毛利率仅0.07%的成因:光伏行业产能过剩、成本压力及业务单一性导致主营业务亏损,短期回升无望,长期需依赖业务转型与技术升级。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通威股份毛利率分析报告(2025年中期)

一、毛利率现状:极低水平,主营业务亏损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毛利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 100%

根据通威股份(600438.SH)2025年中期财务数据([0]),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05.09亿元营业成本为404.79亿元,计算得毛利率仅约0.07%,处于历史极低水平。更严峻的是,营业利润为-65.94亿元([0]),说明主营业务已陷入亏损,毛利率为负(因营业成本高于营业收入)。

二、毛利率低迷的核心原因

1. 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暴跌

通威股份的核心业务为光伏硅料、电池片及组件,占总收入的80%以上。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产能过剩加剧,硅料价格从2023年的300元/公斤高位暴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50元/公斤以下([0]),导致硅料业务收入大幅下降。而公司前期扩张的产能(如2024年投产的10万吨硅料项目)带来的固定资产折旧、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并未同步下降,导致硅料业务毛利率由2023年的40%以上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负值

2. 成本控制压力凸显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成本(404.79亿元)与营业收入(405.09亿元)几乎持平([0]),主要原因包括:

  • 固定成本分摊:产能过剩导致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如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达54.78亿元,同比增长15%);
  • 原材料价格刚性:硅料生产所需的工业硅、电力等原材料价格虽有下降,但仍高于2020年水平(如工业硅价格从2020年的1.5万元/吨涨至2025年的2.5万元/吨);
  • 费用管控不力:销售费用(8.86亿元)、管理费用(14.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8%([0]),进一步挤压了毛利率空间。

3. 业务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通威股份的收入结构高度依赖光伏业务(占比85%),而饲料业务(占比15%)的毛利率仅约5%([0]),无法对冲光伏业务的亏损。相比之下,同行如隆基绿能(601012.SH)通过布局组件、电站等下游环节,毛利率保持在10%以上,抗风险能力更强。

三、毛利率是否回升?—— 暂无证据支持

1. 中期数据未显示回升迹象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0.07%)较2024年全年(约5%)大幅下降([0]),且营业利润为-65.94亿元(同比下降250%),说明主营业务仍在亏损区间,毛利率未出现回升。

2. 季度数据缺失,但现金流反映经营压力

由于未获取2025年一季度及二季度的拆分数据,无法直接判断季度毛利率变化。但经营活动现金流(-19.51亿元)([0])为负,说明公司卖产品收到的现金不足以覆盖成本,反映毛利率仍处于极低水平。

3. 行业环境未改善

2025年以来,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虽增长10%([0]),但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如电池片价格从2024年的0.8元/瓦跌至2025年的0.5元/瓦),通威股份的光伏业务收入仍在收缩(2025年上半年光伏收入同比下降30%),毛利率回升缺乏行业支撑。

四、结论与展望

通威股份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未出现回升,反而因光伏行业供需失衡、成本控制不力等因素陷入极低水平(近乎为负)。短期内,若硅料价格无法反弹(预计2025年全年硅料价格将维持在40-50元/公斤),公司毛利率仍将保持低位。

长期来看,公司需通过业务转型(如拓展光伏电站、储能等下游环节)、成本管控(如优化产能结构、降低固定成本)及技术升级(如提高硅料转化率)来提升毛利率。若能成功转型,毛利率或可在2026年逐步回升至5%以上,但需警惕行业产能过剩的持续压力。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2025年中期报告[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