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下旬 伊利股份营收集中度分析:液态奶占比55%,如何优化产品结构?

本报告分析伊利股份营收集中度,涵盖液态奶、奶粉等产品结构,客户分散度及地区分布,揭示其业务依赖风险与竞争优势,并提出多元化与海外扩张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伊利股份营收集中度分析报告

一、营收集中度概述

营收集中度是衡量企业营收来源依赖程度的核心指标,主要从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地区结构三个维度评估。对于伊利股份(600887.SH)而言,作为国内乳制品龙头企业,其营收集中度呈现“产品高度集中、客户分散、地区集中”的特征,这种结构既支撑了其行业领先地位,也隐含一定的业务依赖风险。

二、分维度营收集中度分析

(一)产品结构:液态奶为核心,集中度持续高位

伊利的营收主要来自液态奶、奶粉、冷饮、酸奶及其他四大类产品,其中液态奶是绝对核心。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上半年总营收619.33亿元,其中液态奶营收约340亿元(占比约55%),奶粉营收约124亿元(占比20%),冷饮营收约93亿元(占比15%),其他产品(如奶酪、植物蛋白等)占比约10%。
从历史趋势看,液态奶占比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23年为58%,2024年为56%),主要因液态奶是乳制品中消费频率最高、市场渗透率最广的品类,伊利凭借“金典”“安慕希”等高端品牌占据了液态奶市场约30%的份额(行业数据)。这种高集中度带来了稳定的营收支撑,但也意味着公司业绩高度依赖液态奶的市场表现——若液态奶需求下滑(如竞争加剧、消费升级导致偏好转移),将直接影响整体营收增长。

(二)客户结构:经销商体系分散,前五大客户占比低

伊利的销售模式以经销商为主、直供为辅,客户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2000多家经销商及沃尔玛、京东等大型商超/电商平台。根据2024年年报(公开资料),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仅约8%,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蒙牛前五大客户占比约12%)。
这种低客户集中度主要因乳制品是大众消费品,终端需求分散,伊利通过庞大的经销商网络覆盖了下沉市场(县乡级市场占比约40%),降低了对单一客户的依赖。此外,电商渠道的崛起(2025年上半年电商营收占比约18%)进一步分散了客户结构,减少了传统商超的议价权。

(三)地区结构:国内市场占绝对主导,海外业务占比极低

伊利的营收高度集中于国内市场,2025年上半年国内营收占比约98%,海外营收仅约12亿元(占比2%)。从国内地区分布看,华东(占比25%)、华南(22%)、华中(18%)是核心市场,合计占比65%,而西部(15%)、东北(10%)及华北(10%)占比相对较低。
这种地区集中度主要因国内乳制品市场规模庞大(2024年国内乳制品销售额约5800亿元),伊利作为本土龙头,在渠道、品牌认知度上具有明显优势。海外市场方面,公司虽通过收购(如2023年收购新西兰Westland)拓展了业务,但受限于国际竞争(如雀巢、达能等巨头),海外营收占比始终未能突破5%,地区集中度仍处于高位。

三、营收集中度的影响分析

(一)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运营效率

  1. 产品集中度:液态奶的高占比使伊利能够集中资源投入研发(如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5亿元,占比2.4%)和品牌营销(如“金典”的高端化策略),巩固了其在液态奶市场的龙头地位。
  2. 客户分散度:经销商体系的分散降低了客户违约风险,同时通过下沉市场的覆盖,提升了市场渗透率(2024年伊利县乡级市场份额约35%,高于行业平均28%)。
  3. 地区集中度:国内市场的集中使伊利能够优化供应链(如在华东、华南建立大型生产基地),降低物流成本(2024年物流成本占比约8%,低于行业平均10%)。

(二)风险:业务依赖度高,抗风险能力较弱

  1. 产品风险:液态奶占比过高,若遇到行业波动(如原料奶价格上涨、消费者偏好转向植物蛋白奶),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例如,2024年原料奶价格上涨12%,导致液态奶毛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从2023年的38%降至2024年的35%)。
  2. 地区风险:国内市场占比过高,若遇到国内经济下行(如2025年上半年消费增速放缓至4.5%),将影响产品销量。此外,海外市场拓展缓慢,未能有效对冲国内市场风险。

四、行业对比与趋势展望

(一)行业对比:伊利集中度高于竞品

与蒙牛(02319.HK)、光明(600597.SH)相比,伊利的产品集中度更高(液态奶占比55% vs 蒙牛50%、光明45%),客户分散度更优(前五大客户占比8% vs 蒙牛12%、光明15%),地区集中度相近(国内占比98% vs 蒙牛97%、光明95%)。这种结构使伊利在运营效率(如存货周转率2025年上半年为5.2次,高于蒙牛4.8次、光明4.5次)和盈利能力(如净利率2025年上半年为11.7%,高于蒙牛10.5%、光明9.2%)上具有明显优势。

(二)趋势:多元化策略降低集中度

为降低营收集中度,伊利近年来采取了产品多元化海外扩张策略:

  1. 产品多元化:加大奶粉(如“伊利金领冠”)、冷饮(如“巧乐兹”)及奶酪(如“伊利奶酪棒”)的投入,2024年奶粉营收增长15%(高于液态奶的8%),冷饮营收增长12%,其他产品营收增长20%,产品集中度略有下降(液态奶占比从2023年的58%降至2024年的56%)。
  2. 海外扩张:通过收购和自建产能(如2025年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试图提升海外营收占比,目标是2030年海外营收占比达到10%。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伊利股份的营收集中度呈现“产品高度集中、客户分散、地区集中”的特征,这种结构既支撑了其行业领先地位,也隐含一定的业务依赖风险。产品方面,液态奶是核心驱动;客户方面,经销商体系分散降低了风险;地区方面,国内市场是主要来源。

(二)建议

  1. 优化产品结构:继续加大奶粉、奶酪等品类的投入,降低液态奶占比(目标降至50%以下),提升产品多元化水平。
  2. 加速海外扩张:通过收购或合作(如与东南亚当地企业合作),提升海外市场份额,降低地区集中度(目标2030年海外营收占比达到10%)。
  3. 强化供应链管理:通过数字化(如2025年推出的“智慧供应链”系统)优化物流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应对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综上,伊利股份的营收集中度虽处于高位,但通过多元化策略,有望逐步降低依赖风险,巩固其长期竞争力。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