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华厦眼科2025年中报数据,分析其存货周转率表现及驱动因素,对比行业均值,揭示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与轻库存结构优势。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核心指标,反映了企业存货从购入到销售的周转速度。对于医疗服务企业而言,存货主要包括药品、医疗器械零部件、耗材等,其周转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本文以华厦眼科(301267.SZ)为研究对象,基于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结合行业对比,从指标计算、趋势分析、结构拆解、行业对标四大维度,系统分析其存货周转率表现及背后的管理逻辑。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Ratio)= 营业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平均存货余额(Average Inventory)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若期初数据缺失,通常用期末存货近似替代(本文采用2025年中报期末存货计算)。
根据华厦眼科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来源:券商API[0]):
半年存货周转率= 1,763,744,732.86 / 217,811,198.06 ≈ 8.10倍(注:若采用全年营业成本(假设为中报的2倍)计算,全年存货周转率约为16.20倍)。
华厦眼科作为眼科医疗服务龙头,其存货主要由药品(如滴眼液、人工晶体)、医疗器械耗材(如手术缝线、检查设备零部件)构成。从资产负债表看,2025年中报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仅为2.67%(存货2.18亿元/总资产81.68亿元),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据Wind数据,2024年医疗服务行业存货占比约5.1%)。
低存货占比的核心原因:
华厦眼科2025年中报营业成本为17.64亿元,同比增长12.3%(2024年同期为15.71亿元),而存货余额仅增长3.8%(2024年末为21.00亿元)。营业成本增速高于存货增速,说明企业通过提高存货周转效率(而非增加库存)支撑了业务增长。
进一步拆解营业成本结构:
华厦眼科的高存货周转率背后,是供应链数字化系统的支撑。企业通过ERP系统实时监控各分院的存货消耗情况,预测需求并自动触发采购订单,实现“需求-采购-库存”的闭环管理。例如:
选取医疗服务行业3家可比公司(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何氏眼科),2024年存货周转率数据如下:
| 公司名称 | 存货周转率(2024年)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 |
|---|---|---|
| 华厦眼科 | 15.80倍 | 2.7% |
| 爱尔眼科 | 12.50倍 | 3.9% |
| 通策医疗 | 10.20倍 | 4.5% |
| 何氏眼科 | 9.80倍 | 5.1% |
华厦眼科的存货周转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12.0倍),主要得益于其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更轻的库存结构。例如,爱尔眼科的存货占比(3.9%)高于华厦眼科,说明其库存积压风险更高,周转效率略低。
华厦眼科2022-2024年存货周转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 年份 | 存货周转率(倍) | 同比增速 |
|---|---|---|
| 2022年 | 13.20 | - |
| 2023年 | 14.50 | +9.8% |
| 2024年 | 15.80 | +8.9% |
增速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
华厦眼科的存货周转率(2025年中报约8.1倍,全年预计16.2倍)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反映了其高效的存货管理能力。核心优势包括: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开财务报告,分析基于2025年中报数据,后续需关注三季报及年报更新。)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