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华厦眼科(301267.SZ)2023-2025年营收增长率,涵盖历史表现、增长驱动因素、行业对比及未来展望。公司营收保持15%-17%稳健增长,核心业务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及视光服务表现亮眼。
华厦眼科(301267.SZ)作为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企业,其营收增长率是反映公司业务扩张、市场竞争力及行业景气度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报告基于券商API数据[0]及行业公开信息,从历史营收表现、增长驱动因素、行业对比及未来展望四大维度,对其营收增长率进行系统分析。
根据券商API提供的财务数据[0],华厦眼科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21.39亿元(未经审计),较2024年上半年的18.62亿元(注:2024年H1数据来自公司2024年年报)同比增长14.87%;2024年全年营收38.15亿元,较2023年的32.76亿元同比增长16.45%;2023年营收较2022年的28.12亿元增长16.50%。整体来看,公司营收保持15%-17%的稳健增长,高于国内医疗服务行业平均增速(约10%-12%)。
从季度数据看,2025年Q1营收10.23亿元,Q211.16亿元,环比增长9.1%,主要因Q2为眼科手术传统旺季(如学生暑假期间的屈光手术需求激增)。2024年Q4营收10.58亿元,较Q3的9.27亿元增长14.1%,反映年末消费升级带来的视光服务(如配镜、角膜塑形镜)需求增长。
华厦眼科的营收主要来自四大核心业务:
国内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2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9.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因素包括:
华厦眼科通过“直营+加盟”模式加速全国布局,2023-2025年H1新增医院15家(其中直营8家,加盟7家),覆盖浙江、江苏、安徽等华东地区及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新增医院的营收贡献从2023年的8%提升至2025年H1的12%,成为营收增长的重要引擎。
公司通过信息化系统(如电子病历、远程诊断)优化流程,降低运营成本(2025年H1运营成本率54.8%,较2023年下降2.1个百分点);同时,加强医生团队建设(2025年H1医生数量820人,较2023年增长18%),提升了服务能力及患者满意度(患者回头率35%,较2023年提升5个百分点)。
| 公司名称 | 2023年营收增长率 | 2024年营收增长率 | 2025年H1营收增长率 |
|---|---|---|---|
| 爱尔眼科 | 18.2% | 17.5% | 16.1% |
| 通策医疗 | 15.6% | 14.8% | 13.9% |
| 华厦眼科 | 16.5% | 16.45% | 14.87% |
从数据看,华厦眼科的营收增长率略低于行业龙头爱尔眼科,但高于通策医疗(以牙科为主),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区域深耕(华东地区营收占比65%,市场份额超10%)及业务均衡性(屈光、白内障、视光业务占比合理,抗风险能力强)。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43.5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略低于2024年,主要因基数扩大);2026-2028年CAGR约12%-15%,驱动因素包括:
华厦眼科的营收增长率保持15%左右的稳健水平,主要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自身扩张及运营效率优化。尽管面临政策及竞争风险,但凭借区域深耕、业务均衡及技术优势,其未来仍有望保持行业中上游增长速度。建议关注公司新增医院的营收贡献及新技术的应用进展,作为判断其长期增长潜力的关键指标。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