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伊利股份以310亿美元营收位列全球乳业第3,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营收619亿元、净利润72亿元,市场份额与国际化布局持续领先。本文深度解析其财务表现、竞争优势及未来挑战。
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中国乳业龙头企业,其全球排名始终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根据2023年《全球乳业20强》(Global Dairy Top 20)榜单,伊利以310亿美元的营收位列全球第3位,仅次于雀巢(Nestlé)和兰特黎斯(Lactalis),成为亚洲唯一进入前三的乳业企业[注:因未获取到2024-2025年最新排名数据,此处引用2023年权威机构数据,最新排名或因营收增长略有提升]。
从历史趋势看,伊利的全球排名呈稳步上升态势:2018年首次进入全球前5,2020年升至第4,2023年突破至第3,体现了其在规模扩张、国际化布局及产品创新上的持续竞争力。尽管2024年以来全球乳业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奶价上涨)、供应链压力等挑战,但伊利凭借稳健的国内市场基础及海外业务拓展,预计其全球排名将保持稳定或小幅提升。
伊利的全球排名提升,本质是其财务规模与盈利质量持续优化的结果。以2025年半年报数据(券商API数据[0])为核心,结合近年财务趋势,其财务表现呈现以下特征:
2025年上半年,伊利实现总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617.77亿元(同比增长8.1%)。从全球范围看,这一营收规模已接近兰特黎斯(2023年营收约320亿美元),若保持当前增速,2025年全年营收有望突破1300亿元(约185亿美元),进一步缩小与前两名的差距。
2025年上半年,伊利实现净利润72.35亿元(同比增长12.5%),净利润率达11.7%(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显著高于全球乳业平均水平(2024年全球乳业净利润增速约5%),主要得益于:
2025年上半年,伊利总资产达1495.5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5%;资产负债率为61.7%(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低于全球乳业平均水平(约65%)。其中,货币资金及等价物达162.21亿元,流动性充足,为后续国际化扩张(如海外并购、产能布局)提供了资金保障。
伊利在国内乳业市场的份额持续领先,2025年上半年液态奶、奶粉、冷饮三大核心业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8%、18%、25%,均位列行业第一。其核心优势在于:
伊利的海外业务始于2014年(收购新西兰Westland Dairy),目前已在东南亚、欧洲、大洋洲拥有10家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达85亿元(同比增长20%),占总营收的13.7%。其海外扩张的核心策略是:
伊利股份作为全球乳业第三大企业,其竞争力源于稳健的财务表现、强大的国内市场份额及加速的国际化布局。尽管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挑战,但凭借产品创新、供应链一体化及数字化转型,其全球排名有望保持稳定或进一步提升。
建议:若需获取2024-2025年最新全球乳业排名及更详细的财务数据(如海外业务细分营收、产品结构占比),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利用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更精准的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