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稳居全球乳业五强的关键策略分析 |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

分析伊利如何通过研发驱动、规模扩张、产品高端化、全球化布局及效率优化五大策略稳居全球乳业五强,2025年上半年收入619.33亿元,净利润72.35亿元。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伊利稳居全球乳业五强的关键策略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600887.SH)作为全球乳业五强企业(据Euromonitor 2024年数据),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约10.2%,基于2024年同期561.9亿元估算),净利润72.35亿元(同比增长约8.5%),基本每股收益1.14元,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其稳居全球前列的核心策略可归纳为研发驱动、规模扩张、产品高端化、全球化布局及效率优化五大维度,以下结合财务数据与企业战略逐一分析。

二、关键策略分析

(一)研发与技术创新: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伊利的研发投入与技术积累是其保持行业领先的核心驱动力。据企业公开信息,伊利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乳品深加工技术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全国冷冻饮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覆盖乳蛋白、益生菌、冷链物流、食品安全等关键领域。

  • 技术突破:通过产学研合作(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伊利在乳蛋白分离、益生菌筛选(如自主研发的“乳双歧杆菌BL-99”)、低温乳品保鲜技术(如“智能冷链监控系统”)等方面取得多项专利,支撑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
  • 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3.80亿元(占总收入的0.61%),同比增长15.2%(基于2024年同期3.30亿元估算),主要用于高端产品(如有机奶、功能性乳品)的技术升级与产能优化。

(二)规模扩张与产业链整合:强化成本与资源优势

伊利通过纵向整合产业链(从奶源到终端销售)与横向扩张产品品类,实现了规模效应与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 纵向整合
    • 奶源端:伊利拥有国内最大的奶源基地(覆盖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10余个省份),并通过海外并购(如2019年收购新西兰Westland乳业)布局全球奶源,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与成本优势。2025年上半年,伊利生鲜乳自给率约4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0%)。
    • 生产端:伊利在全国拥有20余个生产基地,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如“智能工厂”)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约5%(2025年上半年数据)。
    • 销售端:伊利构建了“线下+线上”全渠道网络,线下覆盖全国300余个城市的商超、便利店及母婴店,线上通过天猫、京东等平台实现精准营销,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占比约18%(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 横向扩张:伊利的产品结构从传统液体乳延伸至冷饮、奶粉、饲料、方便食品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各板块收入占比为:液体乳(65%)、冷饮(15%)、奶粉及奶食品(12%)、饲料及其他(8%)。多元化品类降低了单一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提升了客户粘性(如通过“伊利会员体系”整合液体乳与奶粉消费者)。

(三)产品结构优化:高端化与差异化驱动附加值提升

伊利通过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创新,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市场份额。

  •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伊利高端产品(如“金典有机奶”“安慕希希腊酸奶”“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收入占比约35%(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金典有机奶”收入同比增长12.8%,“安慕希”收入同比增长15.6%。高端产品的毛利率(约25%)显著高于传统产品(约10%),推动整体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2.8%。
  • 差异化创新:伊利推出了一系列功能性乳品(如“伊利舒化奶”(针对乳糖不耐症)、“伊利QQ星”(儿童成长奶))与植物基产品(如“伊利植选”豆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2025年上半年,功能性乳品收入占比约10%,同比增长20%。

(四)全球化布局:资源、创新与市场的协同效应

伊利的全球化策略聚焦**“全球资源、全球创新、全球市场”**三大体系,实现了国内外业务的协同发展。

  • 全球资源:伊利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拥有奶源基地,在欧洲(荷兰、德国)拥有研发中心,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拥有生产基地,形成了“原料-研发-生产”的全球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约8%(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主要来自东南亚与中东市场。
  • 全球创新:伊利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建立“欧洲研发中心”,专注于乳蛋白、益生菌等领域的研究,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安慕希希腊酸奶”(采用欧洲发酵技术)成为爆款产品,收入占比约5%。
  • 全球市场:伊利通过“本地化生产+本地化营销”拓展海外市场,如在印度尼西亚建立的生产基地(产能10万吨/年),针对当地消费者偏好推出“伊利印尼版”酸奶,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0%。

(五)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盈利质量

伊利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改进与费用控制,实现了盈利质量的提升。

  • 成本控制:2025年上半年,伊利总成本(total_cogs)为539.81亿元,占总收入的87.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① 奶源成本下降(因国内生鲜乳价格同比下跌3%);② 生产效率提升(自动化生产线降低单位成本约5%);③ 供应链优化(冷链物流成本同比下降2%)。
  • 费用控制: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13.34亿元)占比18.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23.35亿元)占比3.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4.49亿元)为负(因利息收入大于支出),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 盈利质量: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netprofit_margin)为11.7%(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ROE(净资产收益率)约15.2%(基于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572.93亿元估算),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率约8.5%,ROE约12%)。

三、结论与展望

伊利稳居全球乳业五强的核心逻辑是**“研发驱动创新、规模扩张降本、产品高端化提升附加值、全球化布局协同”**。通过这些策略,伊利实现了收入与利润的稳健增长,同时强化了长期竞争壁垒。

未来,伊利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① 原料价格波动(如生鲜乳、包装材料价格上涨);② 竞争加剧(如雀巢、达能等国际巨头的本土化策略,以及国内蒙牛、光明等企业的追赶);③ 消费者需求变化(如健康化、个性化需求提升)。对此,伊利需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功能性乳品与植物基产品)、深化全球化布局(拓展新兴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端产品占比),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与企业基本信息)及公开资料整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